本报讯 3月29日,在新仓镇秦沙村村民张爱国的养虾基地,一方方规整的虾塘,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大棚,一台台忙碌的打氧机,在阳光的映衬下呈现出一幅美丽乡村画卷。
当天,国家电网浙江电力(平湖)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盛建平和缪引才来到该养虾基地,上门检查虾塘增氧泵、电热丝棒、机房设备等,保障其用电无忧,助力水产养殖,赋能乡村振兴。
今年已是张爱国与虾“结缘”的第9个年头。据了解,他的养虾基地面积有75亩,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和沼虾。一说起他的养虾之路,张爱国便滔滔不绝。“多亏了供电公司帮忙,让我能在用电方面不操心。去年夏天的时候这边跳闸了,是供电公司的员工第一时间赶来修复了故障,恢复了通电,保住了我的虾。”张爱国说,今年疫情形势好转,应该会有好的收益。
养虾离不开用电。初春,由于天气还比较冷,这时的小虾苗需要用上“电热毯”,用电热丝和电热棒不断加热水保持温度,给小虾苗取暖。而到了夏天气温升高,这时最缺的就是氧气,需要用增氧泵对虾塘进行24小时持续不断地供氧。
为保证虾农用电安全可靠,市供电公司排摸养殖户基本情况并记录在册,定期定时派员工上门检修池塘用电设备和线路,排查治理隐患;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障养殖户夜间故障修理;利用“台区经理+表后人员+护线员”的网格化管理,加强用电线路和设备巡查,排查用电隐患;开展用电回访工作,对接养殖户用电诉求,合理安排电网运行;各供电所内准备了发电机,保障养殖户一旦断电能及时供电,增强供电可靠性。
电力的稳定,快速带动了水产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效益越来越好,虾农们的致富路也走得越来越稳。如今,像张爱国这样的特色养殖基地,在市供电公司新仓供电所辖区内的独山港镇周圩村、林埭镇华丰村等多个村庄随处可见。目前,该供电所辖区内鱼虾养殖基地多达150余个。充足的电力让养殖户们对养殖前景充满信心,这条乡村振兴之路也越走越宽。
■记 者 黄金凤
通讯员 王敏贤 徐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