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俞创硕故居:珍贵的战地“影像馆”

平湖·十个红色基地⑧

(一)

■记 者 黄金凤

通讯员 李文嫣

摄 影 王 强

俞创硕故居又名“香山堂”,位于新埭镇新埭社区西大街61~71号。俞创硕故居是较为典型的平湖地区清代民居建筑,坐北朝南,原有五进,现存三进,带三天井,建筑面积1561平方米,现为平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俞创硕于1911年9月出生在平湖的新埭镇,学名唤业。1932年,俞创硕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毕业后,立即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参加上海国难宣传团赴华北、西北及内蒙拍摄新闻照片,开始了漫长而极富传奇的战地摄影生涯。

1937年的“七七事变”,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也毫不例外地改变了俞创硕本人,此时他的身份是上海《良友》画报的战地摄影师,正奔赴在华北抗日前线的路上。俞创硕在长辛店、良乡前沿阵地,拍摄了将士们严阵以待、同仇敌忾的抗日士气,拍摄了抗日名将、名噪一时的孙连仲将军。为了唤醒民众,同年7月17日至25日,这些作品在上海南京路大新公司四楼举行了一次展览。

1937年9月25日,俞创硕得知平型关大捷后,出于一个战地记者敏锐的直觉,他想方设法找到八路军办事处,开始了解一些八路军抗日的情况,并提出去五台山采访。在那里,俞创硕用当时精良的120相机,清晰地拍下了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搬运战利品、老百姓箪食壶浆喜迎亲人的历史镜头;出于对八路军将军们的敬意,他采访了总司令朱德、副参谋长左权以及邓小平、黄克诚等人,并给他们留影。在五台山逗留期间,他还给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以及在战斗中负伤的杨勇团长等一一留影。历史让俞创硕成为第一个用相机记录和报道八路军浴血奋战的中国摄影记者。

台儿庄战役后,作为一位亲历伟大历史、技艺高超的战地摄影记者,俞创硕拍摄了1938年11月的长沙大火;第三战区反攻南昌的战役;重庆校场口隧道大惨案;1945年抗战胜利后,俞创硕回重庆采访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三人和谈小组以及董必武、叶剑英等讨论组成联合政府的活动……现代历史进程的许多关键时刻,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身穿西装、头发纹丝不乱的小个子摄影师,举着他的120相机,穿梭在现场。俞创硕用逼真的黑白影像,一次次记录了重大的历史事件。

1949年5月起,俞创硕任《解放日报》摄影记者。俞创硕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和常务理事,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创建人之一。摄影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摄影作品展,拍摄的《报纸出版后》《祖国海岸的保卫者》等作品曾参加世界民主国家摄影作品展。1991年,上海摄影家协会编辑出版《摄影家俞创硕》一书。

目前,新埭镇已完成收集俞创硕生平文字资料和摄影艺术成就照片工作,计划将俞创硕故居建设成俞创硕纪念馆,展示其所拍摄的战地照片200至300幅。

2021-04-01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05683.html 1 3 俞创硕故居:珍贵的战地“影像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