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雨婷
2020年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线上办”“不见面”等零接触式便捷服务,无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抗疫之中,“非接触式金融服务”已成为弥补银行实体网点服务最重要的渠道。
近年来,“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社会各领域拓展融合,从“温柔水乡”到“智慧城市”,从生活方式的变革到创业创新的热点领域,“数字经济”开启了与各领域深度融合的新时代,同样的转变也发生在我们平湖农商银行。
一是产品的线上化发展。线上经营迎机遇。抗击疫情中,因为不可抗力,人们长时间居家隔离,随着对互联网依赖性的日益增强,对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等银行线上渠道的认同感也进一步增强。疫情过后,线上用户的增长存在可预见性,而特殊时期新近培养的客户群也存在“粉”转“忠”的选择性,这都成为银行业布局线上业务、开展线上经营的根本动力。依托移动端设备的不断普及,结合农商银行在市民卡数据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农商银行在去年开发了“社保贷”与“公积贷”等线上产品,市民只需下载“丰收互联”手机APP在线申请,符合条件即可获得一定信用额度,点一点信用贷款秒到账。我们利用微信、抖音等方式,在线获客;扫描客户经理专属码,即可在线测算可贷款额度,让客户可以算一笔明白账。
二是从客户上门到“移动办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势头下,企业对于金融服务时效性与便捷性的要求也与日俱增。“数字经济”下的“新银行人”不能仅在办公室等着生意走上门,更要拓宽营销渠道,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维护好农商银行树立的“金字招牌”,上门服务式的“移动办公”也是必要之举。作为客户经理,做好注册记录客户的走访工作是银行工作数字化的基础。“数字+”赋能,我们充分利用“丰收E行”,在完成目标客户走访工作的同时,完成对潜在新客户的授信、添加白名单等工作,减少对网点的依存度,在不前往网点的前提下就能完成新客户的信息录入、授信等基础工作,为后续的数字化进程做好数据保障,同时做到“移动办公”同样保证服务质量。
三是拓宽渠道,“丰收互联”上的物流新体验。争做距离客户最“近”银行。对于相关行业,如生鲜配送、在线教育等,传统银行业渗透率不足。在这点上,可以借鉴国内先进的物业管理公司经验,他们为满足住户的强烈需求,为其提供生鲜配送、防护用品购买等服务,真正实现“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理念。可以在“丰收互联”APP上开展丰富的让利于民活动,以相对市场较低的优惠价格,出售月饼、粽子、蔬菜等当地特产以及粮油、纸巾等生活用品,通过快递到家的方式,让老百姓得到实打实的优惠和便利。
新的征程指引新的方向。2021年,平湖农商银行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以客户为中心,以线上为手段,以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渠道为目标,一切从细节做起,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用心服务每一位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