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立老旧小区改造经费投入机制,可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案由】我市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对2000年以前建造的老旧小区进行第二轮标准化改造。通过老旧小区改造,美化了老旧建筑立面,实施了雨污分流,还增设了停车位等,使小区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这项工作让广大市民拍手叫好。为保障居民住房改善和城市建设,张洪琪联合其他几名代表,共同提出了《关于建立老旧小区改造经费投入机制,可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议案》。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之前改造的小区都是2000年以前建造的比较破旧的居民小区住宅,但2000年以后2005年以前建造的部分居民住宅小区的原有设施设备也已经陈旧。”他们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一些小区已经存在道路破损、房屋立面剥落严重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形象,居民日常生活的幸福感也大打折扣。另外,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当湖街道以市财政投入为主街道投入为辅,钟埭街道主要是街道财政投入,这两地居民住户和物业都没有经费投入,不利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可持续发展。
老旧小区改造是住房保障的一个方面。如何可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张洪琪建议在对老旧小区的界定上一定要结合平湖的实际情况,形成一种符合平湖实际情况的制度,即建设交房二十年的为老小区,必须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在小区建设交房到达一定年限后都应该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这样才能保障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张洪琪说。
另外,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对可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积极推动居民出资参与改造,可通过直接出资、使用(补建、续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让渡小区公共收益等方式落实。”张洪琪说,居民是老旧小区的主人,是改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层层动员、广泛宣传,让广大居民转变理念与思路,在思想上达成共识,让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到老旧小区改造中来。另外,改变原有的经费投入由政府包揽的做法,通过住户出一点、房屋维修基金支一点、市财政补一点的办法组成经费投入机制,有条件的小区还可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改造。通过科学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老旧小区改造的可持续推进,避免运动式、突击式推进。
■记者 林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