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增收组合拳守稳百姓的“米袋子”

平湖获评省“产粮大县”称号

■记 者 何金妹

通讯员 徐冰艳 陈明远

本报讯 在近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浙江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且总产量在2亿斤以上的22个县(市、区)获评“产粮大县”称号,我市榜上有名且名列前茅。这源于我市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不断优化生产力布局,持续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去年,我市深化院地合作,开展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技术,推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集成与转化,将高校农业新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在小麦和水稻两个产量上都创了新高,我市的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双双位居嘉兴第一。

抓好粮食生产,增产增收是关键。近日,当记者来到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群社区种粮大户张良杰的农田时,他正帮着和工人一起壅土围根,防止小麦越冬期受冻。今年,张良杰扩大了小麦的种植面积,700多亩的小麦都已经出苗,长得快的有6到7公分,绿油油一片,长得慢的也已露出了泥土。“我种的是‘金运麦1号’和‘明麦133’两个品种,品种好,品质也高。”张良杰说,他今年还是继续运用浙江大学的科研成果小麦专用叶面靶向肥“真打粮”,每亩麦子较同期麦田增产超100斤,亩产能达到1100余斤,刨去工人的工资等,一季下来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近年来,我市牢牢握紧“米袋子”,通过生产技术指导服务、新型技术现场会、提高种粮补贴多措并举,确保永久基本农田37.8万亩,做到面积不缩小、质量不下降,抛荒良田应种尽种,全年提标改造粮食功能区面积9785亩,粮食播种面积43.7万亩,首次成功试种耐盐碱稻,亩产400公斤,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为打造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我市深化粮食功能区建设,实施粮食功能区提标改造,落实粮食功能区的种粮属性。此外,我市积极建设省级千亩水稻高产示范片,开展一批高效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以奖励推动广大种粮主体应用高产技术,通过主推技术应用,引导一批种粮主体提高种粮水平。

抓好粮食生产,政策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针对上年度水稻行情不佳的现状,为保障种粮主体利益,我市自筹资金,以“补田亩”形式,对水稻种植户进行补助。同时规模种粮补贴(稻麦)在省财政补助基础上,市财政再配套给予补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向水稻种植重点倾斜。此外,在种粮贷款贴息和保障种粮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政银担保合作机制,创新开展和逐步增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权”“五权”抵押贷款额度,加大“粮农贷”等专属产品的组织实施,为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供政策性融资增信服务。

2021-01-22 平湖获评省“产粮大县”称号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82389.html 1 3 增收组合拳守稳百姓的“米袋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