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元旦过后的第一个全市性大会关注数字经济发展,打响了勇开新局之年的第一声发令枪,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优先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加大政策扶持、突出要素保障等方面出发精准施策、全面发力,用政策“阳光雨露”滋润金平湖数字经济发展的土壤。
实施意见指出,将加大对数字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全市统筹不少于5亿元资金专项支持数字产业发展;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点专项资金和市工发资金的50%以上、市服务业发展资金的20%以上用于扶持数字经济发展。对数字经济头部企业、上市主体、特别重大产业项目和国际顶尖专家团队、国内知名大院名所落户平湖的,加大力度给予重点支持,可实行“一事一议”。“在一个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我们还将出台专项产业扶持政策,创造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市经信局副局长张立帆说。
在加大政策扶持的基础上,我市还将突出要素保障,在项目准入、土地供应、产业基金、专业园区、能耗环保容量等方面要重点向数字产业倾斜。比如,建立健全数字产业项目准入评价体系,每年数字经济项目新增工业用地占比达到50%以上;加大国资建设高能级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力度,在土地安排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对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培育对象优先给予基金和信贷支持。
数字领域,已成为各地竞相追逐的战略要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进一步凝聚起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实施意见将进一步加大数字经济在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分值权重。比如,在招商引资、人才、科技考核中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的考核力度。张立帆告诉记者:“通过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真正让数字经济成为镇街道双招双引的目标靶心。”
张立帆说,数字经济是“一号工程”,需要全市上下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在市级层面完善数字经济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实施意见同样指出,各镇街道要一并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建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全市“4+3”数字制造业、数字服务业发展方向,进一步细化研究和精准定位,绘制招商地图,突出精准招商。
实施意见的出台,回答了平湖数字经济“抓什么”“怎么抓”“谁来抓”等系列命题,为数字经济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蓝图”变“实景图”,关键在落实。市经信局局长刘皆安表示,平湖将构建形成市级统筹、主体发力、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推动数字经济工作再聚焦、再发力,为打造新崛起之城增添“数字力量”。
■记者 胡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