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抓数字经济,时不我待。全市各级必须勇担责任,尽锐出战,比担当、比干劲、比贡献,迅速掀起发展数字经济的热潮,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火力全开”。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火力全开”,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当前,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就拿我市周边来说,各地都在积极抢抓数字新风口,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当前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选项”。嘉善、南湖通过这几年的积累,迎来了数字经济的爆发式增长;海宁大力发展泛半导体产业,集聚了一批成长性很好的项目;桐乡依托互联网大会营造了浓厚的数字经济发展氛围。在这样一种各展拳脚、你追我赶的态势下,我们更要进一步增强打造数字经济强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奋起直追,不甘人后,坚决扛起责任、主动担当作为,把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并用实际行动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火力全开”,是历史交予我们的重任。素有“金平湖”美称的我市,有着先天优越的自然禀赋,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前列。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两海”优势,用好“2758”这串独特的接轨上海密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连续四年深入实施“四大工程”,实现了各项工作的齐头并进,发展的含金量更高了。眼下,数字经济风起云涌,成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竞争力、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发展速度不够快、举措不够实、力度不够大、抓得不够紧的话,就可能错过这个数字时代,错失发展的机遇期、窗口期。因此,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主动把握机遇,抢占风口,树雄心、立壮志,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奋力打造长三角数字产业协同创新区、数字赋能先行区。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火力全开”,是百姓寄予我们的期待。要让百姓共享“数字化红利”,必须全面深化“数字革命”,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群众办事的便利度,提升社会治理的满意度,不增强群众获得感。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落到实处,从社会管理的重点、民生工作的痛点、群众办事的难点等方面大力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用数字化手段达到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的目的。同时深化“互联网+公共服务”,不断拓展数字化技术在公共管理服务领域的应用,让线上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给百姓带来更多福利。
未来已来,数字经济扬帆正当时。让我们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勇开新局之年奏响数字经济最强音,为更好打造新崛起之城增添“数字力量”。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