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美
“我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是村民的信任让我当上了村干部,选上了市人大代表。村民们说的每一件事情,我就要认真去办,直到满意。”这是市人大代表潘温丽一直记挂心头的事情。
1975年出生的潘温丽是平湖市林埭镇出了名的女强人。曾担任林埭镇保丰村(林埭社区)联合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现在是林埭镇社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她雷厉风行地干事创业,全村各项事业领跑全镇。作为人大代表,她善言善行,忠诚履职,曾被授予平湖市“十佳人民满意代表”。
潘温丽所在的保丰村是镇政府所在地,2014年,林埭集镇的林埭社区与保丰村合署。这样,作为林埭镇社区管理办公室主任的她就管理着一村一社区1万多人口,既有集镇居民户口的,也有村里农民户口的,更有镇上村里的外来务工人员。
镇上有老街,老街上有破旧的房屋,有些房屋里还居住着八九十岁的老人。他们都是上世纪林埭综合商业、供销社、粮管所等国营集体企业退休职工。
“温丽啊!你来当我们的书记,又是市人大代表,你该为我们的居住环境改善想想办法了吧。”每当她到老街走走看看的时候,就有好多老人都迎上来倾诉苦衷。一声声愿望,一个个期待目光,让她难以入睡。
《关于加强农村集镇老街、房屋修缮工作的建议》提交市人代会之后,建设部门来看了,说是由镇政府负责。镇政府领导来看了,说要调查摸底。有一年,强台风来袭,老集镇全部受淹。市领导来视察灾情,潘温丽特地带着领导来到老街。
之后几年,潘温丽所提的建议一步步在落实。有的集镇改造得焕然一新。林埭集镇也投入资金,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保丰村原来臭水浜多、垃圾堆多、泥泞路多。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以后,潘温丽带领村民苦干加巧干,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温丽啊!河道整治之后,有的河道没有人保洁,又是垃圾满河。”“潘书记,村里的小公园杂草丛生,怎么没人管?”“潘代表,林中路改成柏油路漂亮了,可是路边的树木花草枯死了,可惜啊……”
村民的意见揪紧了潘温丽的心,她深思熟虑,一份《关于加强美丽乡村工程养护期间监督管理的建议》随后而出,列举了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市农业农村局承办该建议。出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抽调人员开展日常巡查,确保养护管理责任、资金、技术到位。
“温丽啊!如今我们村到处是风景,我们仿佛生活在风景区里。”听到村民的话,潘温丽的心里喜滋滋的。
为了村民的文明素养变得越来越好
几年前,潘温丽与本村的几位镇代表在村道口的一处空闲房屋内建起了代表联络室,隔三差五邀请村民来坐坐、聊聊。
“现在条件好了,但是有些孩子待人接物的礼仪不够好。”“现在有些村民考虑个人利益多了,考虑集体利益少了。”“由于宠,小孩子脾气娇,也很倔……”
潘温丽听得入心,更想付诸实践,就决定先从本村做起。2016年,“保丰学塾”建起并开学,着力倡导孝德文化。每周日上午,村民带着孩子纷纷来上课。
成功后的第二年,她在人代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层面礼仪教育的议案》,建议教育部门开设礼仪课程,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来代表联络室的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如何让白天上班的年轻人也能得到经常性联系?潘温丽将自己的微信二维码复印了,叫老人拿回家,让他们的子女加她微信。
“现在中小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太少。”“每家每户都有汽车了,驾驶员文明驾驶意识还不强。”“节约意识淡薄了,浪费现象多起来了。”潘温丽的微信里时常收到这样的群众意见。
市人代会前,她认真查阅相关资料,走访市文明办、教育局、交警大队,撰写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优秀电影进校园,提升校园观影质量的建议》《关于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十分重视,纷纷采取措施。
“温丽啊!我们村的村民觉悟比原来高了,小孩子懂礼貌了,年轻人有涵养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也很丰富。”听到村民的话,潘温丽的心里暖洋洋的。
为了村民的民心爱心变得越来越暖
潘温丽(左)在进行文明行驶交通安全宣传
潘温丽脑子里的信息量很大,主要是因为她心勤口勤耳勤腿勤,还有那不离手的笔记本和手机,随时记录和拍摄。
村民愿意跟潘温丽说事,主要是她懂民心、有爱心。哪家孩子要求医,哪家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哪家老人没人照顾,她心里一清二楚。
保丰村和林埭社区每年有4000多的外来务工者,他们为林埭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困难。
“潘书记,我刚找的工作又丢了,你能帮忙找份新工作吗?”“我们来打工,一天工作12小时,不容易啊……”外来务工人员有苦衷有抱怨。潘温丽关心这一群体,通过深入调研,认真思考,撰写了《关于加强出租房及流动人口管理的建议》。市公安局结合贯彻《浙江省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吸纳了她的建议,采取有力措施,提升了管理水平。
她帮助新居民办理缺失了几十年的户口,帮助外地落户家庭翻建危房,为外来生病康复的妇女找到了稳定的工作,为单亲家庭孩子奉献“妈妈”一样的爱心。
在她的带领下,村里建有一支十分活跃的志愿者队伍,为孤寡老人过生日连续十多年。疫情期间,志愿者们既严防死守,又做到人文关怀。
“温丽啊!村里好人越来越多,每天都有善事,真如一个和和美美的大家庭。”听了村民的话,潘温丽的心里如同她的名字,温馨、靓丽。
(文/金在良 金导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