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居丹荔 通讯员 钱雪平 倪 颖
本报讯 昨天上午,锦源数字农业产学研示范基地项目开工仪式正式举行,又一项新型农业项目在广陈落地生根。副市长沈志凤出席并宣布开工。
锦源数字农业产研示范基地项目规划总面积为900亩,总投资1.8亿元。一期规划面积为300亩,包括150亩数字农场和150亩的现代园艺生产基地。项目定位发展科技型数字农业,将引进国内外知名涉农类高校的优质资源,通过“一校一品”的模式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深度合作,让锦源项目成为高校农业研究成果的加速转化平台,最终实现产学研的一体化。同时,依托产业基地的基础,还将着力打造一条集新产品良种繁育推广、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品深度开发、产品品牌化运营,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做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接下来,等到周边水稻全部收割完成,我们就将投入建设,预计2022年6月份能够实现投产。”项目负责人聂文慧说,一期规划中设置了苗木生产展示区、温室生产展示区、智能生产展示区、拱棚高效生产区、养殖休闲区等,还会设置市民公园和大学培植基地区域,届时可以组织参观,供市民、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字农业、学习新型农业。
项目的开工是新型农业的一场新尝试,也是农开区发展的新动力。自2017年农开区成立以来,就以发展新型农业为核心,积极引进培育高质量现代农业产业,全面打造长三角新型科技农业发展战略高地和平原水乡乡村振兴样板示范,三年来,累计招引新型农业项目33个,总投资约39亿元。
“此次开工的锦源数字农业产学研示范基地项目,是依托上海高校涉农科研和创新资源集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中试、应用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大学生创业创新为特色的上海高校联盟‘产学研’示范基地,将为农开区发展增添强劲动能。”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广陈镇党委书记沈杰说,接下来,农开区将全力当好“农小二”, 做好项目推进的全流程服务,力促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