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海岸线变身生态风景线

我市完成海岸线整治修复三年行动任务

■记者 李雨婷

本报讯 近日,我市今年的海岸线整治修复项目顺利通过嘉兴验收。根据《浙江省海岸线整治岸线三年行动》方案,我市2018-2020年需生态化整治修复岸线6.87公里,在前两年完成生态化整治修复3公里岸线的基础上,今年圆满完成剩余3.87公里海岸线的生态修复工作。

今年修复的海岸线均位于独山港岸段,种植海三棱藨草是生态修复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记者在独山港岸段看到,如今潮滩上,海三棱藨草生长得郁郁葱葱,运用了一个个种丸等多种方式种植下来的海三棱藨草绵延了杭州湾北岸4公里的人工堤坝,原本面临资源紧缺的乡土植被,在经过特殊的驯化和培育之后,成为了海岸带植被修复的高抗逆种。然而在修复之前,这里还是一片光滩,就像一片滩涂沙漠。“我们之所以选择海三棱藨草,因为它是乡土植被,是生长在杭州湾地区沿海滩涂的先锋物种。”平湖市海洋生态修复育种基地委托单位负责人王丰毅说,海三棱藨草原生于这里,生长之后带来的生态系统和结构与这里也最为契合,不存在任何外来物种的生态风险,同时在种植了先锋物种后,在光滩情况下,它也具有最好的抗击环境逆境的能力,是最快能在光滩情况下进行生态修复的物种。

虽然是乡土植被,但近年来海三棱藨草面临野生资源紧缺的问题,因此,现在潮滩上的这一片海三棱藨草,其实是人工繁育并种植的。靠近海岸线是我市的海洋生态修复育种基地,种植着海三棱藨草。细看采上来的海三棱藨草,上面结着几个种夹,种夹里面,就是海三棱藨草的种子,个头小且轻,受潮汐作用影响,很容易被潮汐带走,难以萌发,一旁像蓝色糖果的是基地经过种植技术开发、加工制作的种丸,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有防腐防霉的作用,有利于种子在收集之后的保存,同时它有一些辅助的营养生长作用,可以帮助在潮滩上更好的萌发。”王丰毅说。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蓝色的种丸,一旁这些一片片方形织物,里面镶嵌着海三棱藨草的种子,也是基地为了提升种子在潮滩上的保存率和萌发率开发制作的。

不同的种植方式,可以适用于滩涂上不同区域的修复,目前每一种都取得了一定的恢复效果,基地也摸索出了一套生态修复的基础体系。虽然仅仅只是在潮滩上种植海三棱藨草,但对于整个海岸线来说,其实是带动了整个生物圈。“因为海三棱藨草是作为整个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它的生长会带来其他一系列的生物多样性的提升,包括现在可以看到的多种底栖生物,螃蟹、弹涂鱼等,还会带来更多鸟类来这边进行觅食和生活,以及很多其他的看不到的土壤微生物的提升。”王丰毅说。

据悉,除了潮滩海三棱藨草的种植,整治修复工作还对海堤水泥护岸进行彩绘、花箱种植等,打造亮丽的风景线。在前两年的修复工作中,我市打造了九龙山唐家湾岸段滨海生态栈道、乍浦港口海岸线绿化提升等,不仅使得海岸线富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也为市民增添了休闲旅游好去处。

2020-11-24 我市完成海岸线整治修复三年行动任务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61945.html 1 3 海岸线变身生态风景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