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根据最新一期嘉兴市镇街道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的通报,独山港镇再次排名平湖市8个镇街道首位,自2019年10月嘉兴市级对全市72个镇街道进行地表水环境状况开展月度监测通报以来,独山港镇已保持了连续13个月平湖第一的排名,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治水成绩单。
“那个位置,再往下边一点。”11月19日上午,记者在独山港镇黄姑塘金桥段看到,大型绞吸式疏浚船,在不停作业,另一侧粗大的污水输送管里将泥浆连同多年来沉积在河底的各式垃圾冲入存积池。据了解,从明年开始,黄姑塘金桥断面将从市控断面升级为国控断面,这也对治水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水质考核要达到以Ⅲ类水为主,为此金桥国控断面的项目化治理工作更需要进一步做深做细。
“前一阶段,通过主干河道沿线生活污水入网截流、集镇雨污分流、支流河道轮疏、河道水系沟通、沿岸水土保持等工作,断面水质有了很大提升。”独山港镇治水办工作人员张晓东告诉记者,当前他们正以黄姑塘主干河道清淤疏浚为抓手,配合一系列更加细化更加深入的项目治理,为水质提升目标打好坚实基础。本次疏浚工作,西起全公亭集镇兴港路,东至金桥断面浙沪交界处,全长3.6公里,投入资金150万元,预计年底前完工,届时将为金桥断面的提档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水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自去年率先创建成为“污水零直排”镇后,独山港镇不断在长效管理环节上下功夫,位于全公亭集镇兴业路两侧的商铺,既是创建工作的重点,也是长效管理环节中的难点所在,部分店铺原先做好的雨污分流措施,因店面转租或业态更改等原因,又出现了雨污管道串管的现象。针对部分餐饮商户的不理解与不配合,独山港镇条线工作人员针对商户提出的疑惑一一细心讲解,同商户一起现场实地查看经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身体力行,让商户认识到雨污分流的重要性,最终取得了群众的支持与配合。经过两个多月的改造,兴业路两侧的17家店铺全部通过了雨污分流“回头看”的验收。
在狠抓污水零直排工作,做到污水应截尽截,重点区域雨污分流的同时,独山港镇还积极推进治水项目的模块化治理。例如在河道轮疏上,三年一小疏、五年一大疏,保证年均河道疏浚25公里;违规网具清理,对违规网具、沉船等河道障碍物实现季度化清理,年均清理各类违规网具近4000只;年均打造市级及以上美丽河道2条,公里数4公里,开展沿路沿线河道综合整治年均4公里。“接下来,我们还将充分运用好‘互联网+’科学治水模式,确保治水长效监管落到实处。”张晓东说。
■记 者 冯思家
通讯员 张其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