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首成,一战获胜,平湖是怎么做到的?是“创则必成”“志在必得”的信心与决心始终在鼓舞斗志,是不忘初心、众志成城、拼搏担当的精神始终在激励前行。
文明,是平湖这座城市不变的情怀。早在2004年,我市便跨入了“浙江省文明城市”行列,此后,更是坚定秉承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初心,一路“高压”,一路高歌,先后摘得“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浙江省文明市”等荣誉,此次又成功将“全国文明城市”揽入怀中。通过连续作战,不断刷新着平湖城市文明新高度,实现了城市更美丽、社会更文明、群众更幸福的目标。可以说,平湖的文明创建历程,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最生动诠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文明创建路上,我们始终牢记为什么而出发,哪怕风急雨骤,也始终众志成城、拼搏担当,向着下一站豪迈前进。一个个奋进的瞬间,记录下了太多的不易;一串串奋进的脚步中,闪耀着精神的光芒。
这是一种再苦再累也要坚持的拼搏精神。世上没有轻轻松松的成功,只有咬牙坚持的付出。三年创建路,几多辛苦事。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我们也碰到很多问题、面对很多难啃的“硬骨头”,但是勇担使命的“创建人”并没有退缩,而是以实而再实、细而再细的工作化解创建路上的难题,用起早贪黑、寒来暑往的坚持铺平创建之路。
这是一种“创建路上必然有我”的主人翁精神。创建为民、创建靠民。没有群众的理解支持与参与,就不会有文明高地的铸就。每一次文明礼让、每一次志愿服务、每一次爱心帮扶,都汇聚成了城市的股股暖流,镌刻在城市文明的征程中,成为抵达全国文明城市的最好注解。正是这种创城的主人翁精神,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每个人的目标与追求,在默默支持与参与的同时,享受着文明进步带来的获得感。
这是一种不断进取敢向高处攀的改革创新精神。文明永远是一曲未完待续的乐章,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并不是为了一块金字招牌,而是通过创建加快补齐城市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进民生福祉,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潮中,得以吸引更多目光投向这片活力满满、幸福满满的热土。可见,文明创建为一座城市带来的革新是全方位的,早已超出了狭义的文明范畴,而正是有了这样一种精神内涵的驱动,才能实现城市的长远发展。
文明城市人人创,城市文明人人享。在平湖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必将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成为平湖今后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力法宝。而这种精神力量体现在人的个体身上,就是一种思想认识、一种行为习惯、一种价值追求。有了群众思想与行为的同行,无论遇到什么大事难事,都一定会成功迈过去。
创城已成,精神永续。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