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攻坚不畏难,成在坚定

——探寻首创首成全国文明城市的平湖秘诀(二)

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倍感光荣,备受鼓舞!

对平湖来说,摘得“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不仅是捧回了一块“金字招牌”,也是经济、社会、民生等事业的全面跨越,更是平湖党员干部精气神的全面提振。

没有与生俱来的优秀,只有后期不断的赶超。三年创建路,挑战不少,困难叠出,平湖始终坚定信念、执着向前,乘风破难、勇猛精进,面对城区停车难、城市管理难、交通秩序整治难等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精神,以敢碰硬钉子、善啃硬骨头的铁军智慧,补齐文明短板、扫除文明盲点,才有了如今载誉而归的一刻。

创“城”路上,我们最应该铭记和传承的是那些不畏困难、不惧挑战的坚定斗志,是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服务情怀。

“本以为出门开车是方便,但有时想想最不方便的也是开车,因为停车难!”“因为停车问题,生了多少烦心事,要么停车位少要么停车费贵。”……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停车难成了一大难题。

针对停车难这一文明短板,市综合执法局、市建设局、市城投集团、市交警大队等部门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同向发力,在有限的资源下,向内挖潜、向外拓源,提升基础设施、优化管理效力,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双向发力,文明创建三年来,我市在主城区共新建停车场16个,停车楼1个;通过在各重点路段和区域增划机动车停车泊位17000多个,增划非机动车停车泊位77000多米,缓解停车难题。同时还在日常管理中引入“智慧停车”,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停车场试水ETC自动收费系统,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停车幸福感。

要让文明创建成为群众生活的幸福起点,就要坚定信心、聚焦问题、找准漏洞、迎难而上,而在平湖,敢作为、善担当的平湖铁军最不缺的就是这样一股精气神。三年创建路上,我们看到以史上最严手段开展的“创文明交通 治秩序乱象”系列整治行动,有效缓解了交通秩序乱象难题;通过落实无漏洞排摸、部门联合执法、集中拖移消解、日常巡查管理等举措,拖移和销毁各类无主“僵尸车”1300多辆,城市道路、公共停车场实现“僵尸车”清零,攻克了“僵尸车”治理难题……一个个盲点的消除成为了平湖文明创建路上的一个个亮点,照亮了平湖人民的幸福生活。

文明创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讲的是常态,求的是长效,不是“一阵风”,而应是一种深入城市肌理的管理机制和文明素养。在文明创建中,我市就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城市管理的常态长效为落脚点,探索建立了一系列持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

曾经城市小区乱种植、乱晾晒、乱堆放等多乱现象层出不穷,城郊接合部脏乱差问题纷繁复杂,废品收购站整治难以根治,甚至出现了“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如今城市小区楼道整洁宜居,城郊接合部秩序井然……这一派文明和谐的背后,是我市探索创新的“社区(村)干部+联挂单位职工+文明志愿者+市民群众”的工作模式,在多方的持续合力下,我市进行了“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整改,三年来共交办人居环境整改问题15822个,整改率为100%;累计关停无证无照、环境脏乱的废品收购站点530家、规范23家,累计整治城郊接合部5处、重点问题点位12处,乱堆放、乱涂写、乱张贴、乱养犬、乱种植等现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斑马线前轻点刹车,过马路时点头致意……这已是我市群众日常出行中最习以为常又最难能可贵的一道美丽风景,不仅展现了我市文明交通治理的丰硕成果,更展示了在常态长效城市管理机制下,人民群众文明素养的一大提升。在文明创建中,我市以精细化管理模式攻克交通秩序乱象难题,打出了“文明劝导+依法治理”的组合拳,三年来每周三周五开展“文明劝导日”常态化引导,同时抓拍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4.6万起,采用多种形式曝光各类不文明交通行为1.3万余人次,软硬兼施,在群众心中扎实筑牢安全出行的文明素养。

曾经,瑞丰广场南侧区块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生活垃圾房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停车位杂草丛生、

■记者 李雨婷

主动破难,诠释一种精神

以上率下,激发一种动力

常态长效,凝练一套机制

2020-11-24 ——探寻首创首成全国文明城市的平湖秘诀(二)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61932.html 1 3 攻坚不畏难,成在坚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