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眼下正是冬种时节,我市81家农资经营单位全面推行肥、药购买“人脸识别”新举措,助力肥药双控,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近日,新埭镇姚浜村农民姚雪龙来到平湖金穗农资经营部,在营业员的引导下,通过“人脸识别”一体机进行实名制身份登记后,购买了自己所需的复合肥等肥料,而随着姚雪龙几秒钟时间的刷脸等待,他的住址、购买的化肥品种、数量、种植产品等信息被同步录入电脑里的农资监管系统。
从去年开始,我市深入打造数字农资,对农资销售数字化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建立起了农药、化肥等投入品“购—用—回”一体化平台,实现肥药闭环管理。今年,全市81家肥药经营单位又实现了“人脸识别”实名制购买全覆盖。
“一开始农户有点不适应,甚至觉得麻烦,渐渐地也能够接受了。”平湖金穗农资经营部负责人郑祥根说,刷脸买农资最主要的是考虑农资商品规范化经营,每家农资店的货物进来以后,都要将相关信息录入电脑,所有商品购买都要使用实名制、人脸识别、身份登记等,农资卖给了谁,用在了哪里,也更清楚了。
据了解,推行肥、药“人脸识别”购买后,既方便了农户,也有效保障了农资销售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为推进肥药双控、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年,全市农药化肥使用量降幅保持在2%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6.4%,主要农作物低(微)毒农药使用推广率达97%以上。
■通讯员 谢付良 记者 张燕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