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低散乱”整治辟出高质量发展轨道

我市前三季度“低散乱”企业整治完成206.7%,完成率列嘉兴首位

本报讯 昨天,记者从市经信局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整治“低散乱”企业(作坊)2306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88.25%,其中关停淘汰930家;“低散乱”企业整治完成嘉兴下达目标任务的206.7%,完成率列嘉兴市各县(市、区)首位。

日前,记者来到当湖街道通界工业集聚点时,现场正在进行拆房作业,旁边的洒水车正在喷水,防止尘土飞扬。与厂房拆除同步进行的还有“低散乱”企业腾退签约工作,通过两者同步、前后衔接,将进一步提高“低散乱”企业的整治效率。据悉,通界工业集聚点地块原有企业117家,用地面积1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3万平方米。通过去年整治,该地块已搬离关停73家、保留5家,剩余39家,其中有地主体22家、承租户17家。

清退“低散乱”企业,为高质量发展让路。今年3月,当湖街道成立腾退工作组,对剩余“低散乱”企业继续开展腾退破难工作。工作专班化、任务项目化,整个腾退工作势如破竹。“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签约了15户,其中8户已经拆除厂房和完成土地平整了。接下来,将对剩余7家未签约企业进行工作,争取在12月底前全部完成腾退工作。”当湖街道经济发展办工业企业腾退工作组工作人员沈宇光说。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改造提升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整合入园一批、易地搬迁一批、关停淘汰一批”思路,建立“一企一档”“低散乱”企业整治清单,精准施策、分类整治,大力推动“低散乱”企业(作坊)整治。走进独山港镇渡船桥工业集聚点,这里原有的老旧厂房已全部被拆除,复垦后的土地已经撒下了菜籽,全然没有工业集聚的影子。

这里的“重生”,正是得益于我市“低散乱”企业工作的开展。原先这里先后建造了7处厂房,集聚了8家企业,从事五金、服装、软木等生产行业,亩均税收只有7万元左右。效益低的同时,多处厂房还存在违建、环境脏乱差、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堪忧。去年9月,独山港镇将该集聚点列为整体腾退对象,积极上门开展工作,直至今年8月,全部签约并复耕到位。“接下来,我们要加大‘低散乱’企业整治力度,对僵尸企业要进行重组,为独山港镇发展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独山港镇“退散进集”办工作人员江秋良说。

以工业集聚点清退整治为重点开展“低散乱”企业整治,是平湖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安全效益的多方统一,也是平湖争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的必然选择。下一步,我市将以村级工业集聚区、城镇存量厂区、开发区为重点,全域整治“低散乱”企业(作坊),同时在巩固前期块状行业治理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四无”和“低产田”企业整治、加快落后产能淘汰。

■记 者 胡佳英

通讯员 彭凯军

2020-11-11 我市前三季度“低散乱”企业整治完成206.7%,完成率列嘉兴首位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7036.html 1 3 “低散乱”整治辟出高质量发展轨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