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们社区文明创建的常态长效是以社区在职党员、商圈联盟、物业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的。”“我们社区以‘人人给力法’共创文明之城。”“我们社区在文明创建中以民情导航图为抓手,细化了290个微网格,做到情况清、底子明。”……11月2日下午,一场关于文明创建长效管理工作的擂台赛在城区25个小区之间激烈上演,社区负责人纷纷上台将各自在文明创建中总结的常态长效经验做法摆上讲台,与这场文明创建之战中的“战友”们当面锣对面鼓,比一比谁的做法更具常态,拼一拼谁的机制更显长效。
这些年来,我市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质、城市秩序管理不断优化、市民文明素质有效提升,但文明创建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本着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创建落脚点,更加注重在常态长效中惠及创建红利,当天的这场擂台赛彰显的正是我市文明创建的高度、厚度与持久度。
同台竞技,各显神通。在这场擂台赛中,处处都体现着我市文明创建的精髓。梅兰苑社区通过发动党员、居民骨干、楼道长、微网格长力量,依托楼道微自治项目平台,成立“绿啄木鸟”护绿志愿服务队护航社区环境整治,以基层自治的力量汇聚文明创建合力。沐阳社区巧出“狗狗便便箱”“一米阳光”微菜园、车辆温馨提示牌等文明创建金点子,巧解居民关于文明的难题。松枫社区创新性开展家庭文明档案制度,组建文明使者队,以家庭为单位建立一套有底册、有记录、有对比、有奖罚的居民文明家庭档案,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小区社会事务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的积极性。
这是一个文明创建经验交流的舞台,更是一个学习借鉴的平台。“我们在基层工作中基本是以‘干’为主,而这次的擂台赛就给了我们一个总结思考的机会,在与其他社区的比拼中开阔我们的眼界,通过横向比较、借位思考,激励我们创新工作机制,探索更有效更持久的文明创建常态长效方法。”钟埭街道西林寺社区党委书记倪美群说,她在这次比拼中学到了很多别的社区的好举措、好办法,激发了下一步工作思路,接下去他们还将进一步提升软实力,着力提高居民文明素养,以“睦邻小区”为目标,为居民们创造更加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
“今天的擂台赛主要是各个社区文明创建的工作展示,我们以创建经验方法是否具有实效性、可操作性、创新性为评分标准,既是对文明创建工作阶段性的经验总结,也是激发各创建主体建立和探索文明创建常态长效机制的积极性。”市创建办相关负责人说,擂台赛总共分为两部分,当天为各社区负责人的工作展示,接下来市创建办还将组织相关队伍对各社区文明创建常态长效工作进行实地检查。
■记者 李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