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人大的测评给了我们另一个评价工作的维度和视角,让我们更加注重工作中百姓的获得感和社会评价。”“人大的监督帮我们精准地定位了工作中的短板,找到了改进工作的路径……”10月28日下午,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任命的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之间展开。与平时干净利落的部署工作不同,在当天人大任命干部任后监督工作座谈会上,“一把手”们说的谈的都是工作中短板如何补齐、作风如何改进等问题,表达的共同点都是希望通过人大精准监督如何让工作更上一层楼,而这也是人大对任命干部开展任后监督的有效成果。
自2013年以来,平湖市人大常委会已连续八年开展人大任命干部任后监督工作。八年来,市政府部门“一把手”每年都要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部门在贯彻法律法规、落实人大决议、办理代表议案和建议、完成工作任务等方面工作情况,并接受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测评。测评结果递交市委,同时也是市委组织部对“一把手”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人事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我们在做好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任中颁发任命书、表态发言的基础上,开展一年一度的述职测评,加强任后监督,这是实现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的有机统一,实现了人事任免权在地方人大的一次创新实践。”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金在良说。
经过八年时间的探索实践、持续完善,这项工作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操作机制,得到了省人大、嘉兴市人大的充分肯定,并于2018年被评为浙江省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奖优秀奖、嘉兴市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奖,2019年被写入了省委、嘉兴市委有关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项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探索创新到制度化持续化,其背后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人大任命干部任后监督工作注重的是监督实效,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政府部门工作。”金在良说,特别是2016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述职测评不再停留于简单的综合评价,而是为政府部门“一把手”指出针对性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而这些建议也成了推动政府工作的助推器。
“在2019年的测评反馈中,人大给我提的第一条建议就是要关切企业职工子女能读书的呼声,虽然我们这些年较好地改善了企业经营骨干子女的就学环境,但企业却依旧普遍反映这一问题没有解决好,严重影响职工稳定。”市教育局局长王郁春说,接到这一反馈后,他连续跑了10多家大型企业寻找问题所在,并将一线员工随迁子女就学较难解决的问题提上议程,与经信、公安等部门共同会商,在今年的新居民子女入学积分管理中就优化了积分指标体系,增加了“在‘强平企业’、规上A类企业、亩均税收大于100万的企业在职满三个月(含)以上之一的员工”的计分指标,更好地为一线员工子女提供就学机会,促进了职工队伍稳定。同样,已经连续八年接受测评的市经信局局长刘皆安一直把人大测评结果作为补齐工作短板的重要依据,特别是2017年他的测评分数低于平均分,这让他感到的不是“失面子”,而是工作中的漏洞要尽快补齐,于是这些年来他将“部门预算执行”这一当年重要的扣分点作为工作提升的重要抓手,提高了用足用好财政资金的意识、强化了项目设置的精准性等,这两年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已明显好转。
人大任命干部述职测评能够八年驰而不息,关键在于成果转化、结果运用,重“开花”,更重“结果”。八年来,共测评政府部门“一把手”186人次,提出意见建议3000多条。针对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每位测评对象制订整改方案,并在下一年述职时报告整改情况,实现了人大监督有回应、有落实、有长效。通过人大任命干部任后监督,既有效解决了“一任了之”的问题,更进一步增强了任命干部的人大意识,提升了履职监督的工作实效,助推了政府工作的高效开展。
■记者 李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