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聚焦

聚力乡村振兴,“滨海小镇”亮出新特色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派美丽的图景:雄伟的海港码头,隆隆的工厂车间,广袤的乡村田野……美丽的独山港,以其独特的视角向人们诠释着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

独山港镇,系第二批省级中心镇、首批嘉兴市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独山港经济开发区于2014年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6年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滨海小镇”“文化高地”的独山港镇,也孕育了这里淳朴的乡风。走进独山港镇的村文化礼堂,你可以去感受历史文脉的延续,见证乡村风貌的蜕变,接受文化内涵的熏陶……这里就是那个“既看得见山,又望得见水,也留得住乡愁”的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独山港镇念活乡村振兴“特字经”,不断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以来,该镇继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进一步扛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与担当,在夯实产业基础、美化生态环境、强化社会治理等方面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创出了一条具有独山港特色的发展新路子,为乡村振兴积累了示范新经验。

打造产业特色 实施产乡融合

【看点】东郁国际新优植物产旅融合示范园从规划蓝图到项目落地,经过两年来的建设,已成为一个生机盎然的“世外田园”,也成为“郁树临枫·醉红江南”风景线上最动人的点睛之笔。目前已完成苗木花卉种植900亩,具有品种新颖多样、国际化程度高、景观独特等特点。

与此同时,组培中心大楼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承担着未来东郁最核心的科研功能,以4500平方米的平湖东郁研创生产中心和400亩组培项目为研学基地,进行农业知识科普教育。此外,民宿配套的会议展示中心和接待中心,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作为未来民宿运营的重要配套部分,目前正在进行各种前期试运营。

【盘点】千亩花卉基建初步完成、第一批花卉产出、东郁项目组培中心大楼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通过东郁项目,最大程度搭建上下游企业与周边产业的发展平台,以商招商,扩大项目辐射力度。将国际新优苗木花卉科研、国际同步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与生态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健康养生、生态生活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着力打造一二三产和谐共生的生态、科技名片,成为独山港乡村振兴的典范。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头戏。独山港镇不断寻求产业发展大突破,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今年以来,全镇增加粮食种植面积3000多亩;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建设全省领先的生态牧业基地项目,按照省“六化”标准建设,总投资额约1.67亿万元,建筑面积约3800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3.3万头,今年12月竣工投产运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精品瓜果、高档花卉、生态渔业五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数字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文旅融合产业三大新型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增量提质。

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独山港镇建设生态拦截沟渠4条,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68亩,秸秆综合利用率96%以上。全面实行肥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施用“两制”,实现全覆盖行动。加大农药化肥双减力度,化学农药、化肥减量各3%以上,化肥定额制覆盖率50%以上。统筹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4000亩,已经完成设计。

此外,数字农业也为乡村振兴插上了一双“智慧”的翅膀。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逐渐与农业结合,而数字农业就是信息化时代中农业领域的重要实践。为此,独山港镇全面落实我市数字农业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数字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培育物联网示范基地5个,常驻农产品销售线上网店的农业经营主体达10个。加快数字赋能,以实施乡村产业数字化绿色发展示范建设项目为抓手,重点建设绿色生产技术、生态系统监测、质量安全管控、兴农惠民服务四大工程。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服务,实现服务、监管更加高效,调控、扶持更为精准。

开发旅游特色 建设美丽乡村

【看点】远看像公园,近看是花园,家家有庭院,生活在乐园。曾经的独山港镇赵家桥村基础设施配套薄弱,环境卫生脏乱差,如今却实现了“破茧而出”的精彩蝶变。位于独山港镇东北部的赵家桥村,以高科技航天种子农业种植、实验、科普为依托,结合本地特色探索实现“百年古村落”与现代农业并存的转型发展新模式。走进如今的赵家桥村,通村的水泥路宽敞了,鲜花绿树丰富了,航天科普育种基地内“太空蔬菜”成熟了……赵家桥村的村民们在乡村的华丽蜕变中,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今年,该村上榜嘉兴市3A级景区村庄名单。

【盘点】独山港镇赵家桥村的美丽蝶变,为全市提供了乡村振兴的“赵家桥样板”。近年来,独山港镇不断凸显滨海特色,彰显宜游之美,探索出一条适应区域环境的旅游业发展之路,形成了一批极具独山地域特色的旅游线路。游览海塘村的“海鲜一条街”、漫步充满航天特色的赵家桥村、嬉戏优胜花海、采摘“金丝娘果”……这里,已成为周边城市人假日生活的新选择,独山港人用乡村振兴的新成果诠释着良好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建设美丽乡村,让百姓更有自豪感。独山港镇加强示范引领,积极创建省美丽乡村示范镇,优化提升“郁树临枫·醉红江南”风景线。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进一步补齐短板、提档升级、彰显特色。深入推进“优美庭院”建设,示范户比例达到55%以上。发展美丽经济,围绕景区村庄“十个一”标准,加快提升景区村庄整体功能。鼓励农户利用闲置农房开发农家乐、民宿等新业态。已完成创建A级景区村庄4个,其中3A级1个,持续推动已获评的3A级景区村庄——赵家桥村的业态培育与提升。

创建美丽宜居城镇,让百姓更有安全感。该镇启动了“美丽城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设施提升、服务提升、产业提升、品质提升、治理提升“五大行动”,建设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和治理美的“五美”城镇。持续深化环境综合整治,落实长效机制管理,实施小城镇风貌管控、环境卫生、序化管理、强弱电“线乱拉”管理等长效机制。周圩集镇整治面积0.983平方公里,整治项目共25个,计划总投资7000余万元,整治内容主要包括立面改造、园林景观、绿道建设、停车场建设、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建设、线路整治、景观亮化等工程。

提升生态环境,让百姓更有幸福感。切实巩固农村露天粪坑、旱厕清理成果,全镇改造和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30户。深化入河排污口整治,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提高市控断面三类水比例,创建美丽河道2条。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全年农业用水总量不超过2771亿立方米,2019年被评为浙江省“五水共治优秀乡镇”。新增城乡绿化造林面积完成471.13亩。推进垃圾分类减量提质,推广“定时定点”投放和收集模式。截至5月份,全镇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理量累计达到1437.5吨。农村资源化设备利用达标率94.9%,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85%。深化农村环境卫生大清理行动,至目前全镇累计出动人员10884人次,累计完成清理房前屋后卫生5886户;开展交办督办,全年累计向各村社区发出镇级交办单92份,交办问题558个,做好美丽乡村已移交管理项目的日常维护。

挖掘文化特色 倡导文明风尚

【看点】独山港镇聚福村运港文化礼堂建于2013年,是由始建于1968年的运港大礼堂改建而成,主体面积500平方米,为我市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文革时期礼堂。去年聚福村运港文化礼堂被列入提升改造计划,整合农村家宴中心、平湖杜布非遗馆、村民生活广场等资源,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整个文化礼堂区域打造成一个村民文化生活的综合体场所。

【盘点】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自2013年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全面铺开以来,独山港镇充分利用乡土文化特色,围绕“建、管、用、育”四字诀,坚持高标准建设、可持续投入、常态化运行,打好阵地建设组合拳,共建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礼堂15个,其中五星级文化礼堂1个、四星级文化礼堂1个、三星级文化礼堂3个。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通过文化礼堂这样一个载体,不断丰富文化礼堂内涵、创新管理方式,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独山港镇通过成立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重点指导挖掘各村文化特色,并将文化礼堂提升工程纳入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对已建文化礼堂进行提升改造,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目前,独山港社区陆沼文化礼堂、虎啸村文化礼堂、聚福村运港文化礼堂的提升改造已经完成,小营头村、前进村、海塘村、赵家桥村等文化礼堂的提升改造也已经全面启动。通过改建、扩建来提升礼堂的规模和星级,打造了一批批“可学可看可示范”的文化礼堂。同时,积极调动镇史志办、文化站资源,在文化礼堂中引入“乡村记忆”展示,注重乡风文明传承。例如聚福村运港礼堂的杜布非遗、小营头村的海洋文化、星华村的海水制盐、韩家庙村的灶头灶画、衙前村的红色记忆、穗轮村的工业成就等一批特色性展馆,展现各村厚重文化脉络和传统非遗民俗,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响应和支持,有力增强了文化礼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了能长效性地培育和管理好礼堂,独山港镇招聘了一批文化专管员,解决了农村文化阵地无人管理、管不到位的问题。通过“阵地共享、活动联办、队伍共育”的方式,在文化礼堂与居家养老中心、海容创益园之间“牵线搭桥”,打通条线屏障,实现资源共享,使文化礼堂月月有主题周、周周有活动。组建爱杺树志愿服务联盟,推行志愿服务进文化礼堂,开展爱心帮困、未成年关爱、传统礼仪弘扬、文明同创等各类志愿服务,启动爱心超市、点亮微心愿、全民垃圾分类、公益讲座等爱心订制活动。

乡村振兴,这边风景“独”好。未来,独山港镇将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力争在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推进环境面貌新提升、营造文明和谐新风尚和构筑乡村治理新格局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为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更多的“独山经验”。

2020-10-23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5903.html 1 3 聚力乡村振兴,“滨海小镇”亮出新特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