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垃圾分类工作汇报、“龙乡快船”竞渡赛安排表、农村文化礼堂运动会计划书……我市2019届平湖籍选调生陶伊宁的办公桌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沓沓资料,这些是她在林埭镇保丰村村委会的工作记录。
这一年里,作为“选调生”的她驻村一线,深入基层调研。疫情期间,她被选派去卡点排查、电话随访,为群众代买代送生活用品;7月接手文体条线后,在村干部和村民的支持帮助下,她又开办保丰学塾、组建篮球队和拔河队……一年的挂职锻炼使得陶伊宁褪去了“城里娃”的“娇气”,在处理村里事务上也从“无从下手”变成“得心应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驻守家乡,利用所学所知为家乡基层建设做实事是她的初心,而成为一名“选调生”就让她圆了这个梦。
来自湖北随州的刘双也是我市2019届的一名选调生,挂职在广陈镇民主村。她说,江南的美丽和平湖人的好客使她选择留在这里,但语言不通成为了她在此扎根的最大障碍。“刚来平湖,人生地不熟,听不懂方言,常常需要让身旁的干部帮我翻译,语言障碍有时会使得村民也不愿与我有过多的交流。”刘双面露难色。然而基层服务离不开本土语言,于是村里的书记和干部一有机会就带着她进村入户和村民们聊天,在日常工作中也时常用方言和她交流。就这样刘双从只会说一口普通话的外地“书生”,成为能简单用方言对话的青年干部。在生活中,市委组织部更是会给予她这名外地“选调生”更多的关心关爱,“此心安处是吾乡”,如今的刘双作为一名“新居民”,更作为一名“选调生”正在逐渐熟悉广陈镇,也在慢慢融入平湖这座城市。
近年来,我市通过持续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培养与锻炼工作,集聚了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年轻干部,成为我市改革发展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今年,在原有的培养工作上加以改进和充实,我们发布了选调生成长成才‘十条举措’,包括为了更好贴合乡村生活,将选调生编入所在村网格单元,全方位融入‘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让他们主动下基层、走村社、进农家、访百姓,多到田间地头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从而进一步建设好一支真正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充满活力的平湖选调生队伍。”市委组织部公务员科科长许晶晶说。此外,今年我市更是在“2+2”联系帮带制度上拓展为“2+2+1”,由市委组织部再选派1名优秀往届选调生担任成长导师,以自身经历去帮助选调生制定职业规划、关注个人成长。
选调生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源头活水,更是我市区域竞争的迫切需要。举办专题培训、驻村任职锻炼、融入网格服务、驻点一线破难、选派成长导师、开展蹲点调研、量化积分管理、制定职业规划、重视关心关爱、建立成长档案,简简单单的“十条举措”,却是激发选调生积极性、凝聚他们比学赶超精气神的重要保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平湖干部队伍提供新鲜血液、储备优秀人才。
■记 者 金睿敏
通讯员 范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