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

陈年的牧歌

稚年时期曾于乡野间玩乐,虽时光须臾,但最初的抵触随即出现,直至多年来的形同陌路。

流连在溪边,尖锐的草叶会划破手指,留下浅浅血痕;身负毒性的昆虫隐匿在暗处,拨动时会跃上掌心,也不待人反应;秋收时节,飞扬的麦芒扫过眼睛,亦是一种疼痛。人下意识地遗忘难过的曾经,我亦如此。

后来我偶尔会在诗文里瞥见几行字: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般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是诗人的心之所向,好似代表了遥远未来的一切寻觅与梦想。而我不知不识,心中却偶然忆起某个沾染了尘土气息的所在,陌生却熟识。

学业或生活的压力虽还不繁重,但我偶然也会累。某日跟着我的父母,我终究是有了重返故地的机会。

无处可去,我只得蹲在河边,逗弄那些水鸟,看它们在苇丛中来回奔走,伸长脖子追寻同伴的样子。不觉已逗留半日。迫近黄昏水鸟收翅静立苇丛,残阳破碎落入江水,漾出大片赤色,正和岸边灯火相应,我便望着江面有些出神。我想着,此刻好像逃避了许多,从一些不愿面对的事情里挣脱了。不待我思虑,天色已晚,家人告知我已是归去的时间了。

“这里,”我背对着向家人问道,“我可以一直待在这里吗?”我声音也不大,一直淹没在河流当中,石子掷出,似乎也撞上溪心石头,发出不和谐的音。

“过不了几天,你就不行了。”他断断续续地说着什么,我听不真切。我正要反驳,却觉得说不出话来。这里兼具了诗文里的静好与惊心动魄,却也有不为人知的暗潮汹涌。方才还陌生的所在,一瞬便熟识了。

诗文中的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环堵萧然,是既定的,然而悠游自得的感觉,方是真实的。年少的记忆总是易逝,只是身在其中的乐趣是无比真实的。这段牧歌已是陈年,却以崭新的姿态让我再次熟识。

指导老师 方 镕

■稚川实验中学906班 姜昕延

2020-09-14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0530.html 1 3 陈年的牧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