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冯思家
通讯员 张其良 陈鑫誉
本报讯 7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独山港镇白沙路农村四好公路施工现场看到,运用冷再生技术铺筑的底基层已经建设完成,工人们正在运行一台大型设备铺筑上层的水稳层,在施工过程中首次使用了基层冷再生技术,目前已完成56%的工程量,预计8月底按期完工。
据了解,白沙路建成于本世纪初,是独山港新材料产业园区重要的运输通道之一,近年来随着车流量逐年增长,重载车辆比例逐年增加,路况日益变差,也给交通运输的安全带来了隐患。“白沙路的病害主要集中于路面和局部基层,所以我们在不扰动原有路基基层的情况下,采用对现状水稳基层进行冷再生。”独山港镇村镇建设管理办副主任张跃说。
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维修方式相比,基层冷再生技术处理工艺具有工期短、效率高、投资少的特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张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经济投入来看,整条白沙路全长2.64公里,路幅是15米,这样算下来,可以节省将近7000多方的骨料,节省20%左右的基层处理费用。今年,独山港镇计划在白沙路、海河路延伸段、星华路改造提升工程中运用该项技术。
除了加强镇域主要运输道路网的提升改造,独山港镇还着力抓好村级农村道路的改造建设。近日,在聚福村潘家桥道路改建施工现场,随着一车车混凝土自动倾倒,施工人员迅速推拉、摊平、压实……原来只有2.5米宽的水泥路,经过施工人员浇筑后,变成了宽5米的水泥路。“现在村道通行的车辆越来越多,特别是合村时候,原来的村道太窄了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聚福村村民胡龙观说。
在收到群众呼声后,聚福村村班子决定把改善村民出行条件作为重点民生实事来抓,采取多种措施向上争取项目,通过一事一议、美丽乡村项目、农村四好公路、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多方面争取和村民自筹的方式,自2018年开始,先后投入了600多万元,对全村的8公里主干道进行拓宽硬化,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今年独山港镇“四好农村路”项目共计10个,总投资达到7371万元,在建设过程中,独山港镇提出了以联城、联乡、联村、联景、联心为目标,按照“建、管、养、运”四方面高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乍渡公路、石横公路、穗金公路、新港河六号的接坡4个工程和盛家桥、新桥改造工程,合计共5个项目,完成总投资约10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