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因梅雨期间降雨、强降雨过程频繁,雨水多,雨量大,我市河网水位长期维持在高位,对粮油、瓜果蔬菜、水产、畜牧等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为此,我市坚持“预”为主,“防”为先,把防汛风险隐患排查贯穿于汛前、汛中、汛后全过程,坚持边排查边整改,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市防指办牵头统筹,全面部署落实全市汛前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组织各镇街道、建设、水利等部门全面开展防汛防台隐患大排查。目前,我市共出动检查人员1284人次,检查防洪工程、防汛设施设备、各类在建工程、避灾场所、城镇易淹易涝点等1419处,发现各类隐患117处。
“今年由于连续强降水,抗病力较弱的南美白对虾极易感染红体白斑病,一旦感染只能全部丢弃,因此技术支持对我们显得尤为重要。”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三兴村南美白对虾养殖户石志高说。据悉,农开区(广陈镇)水产养殖面积达1920亩,养殖面积大,养殖人数多,一旦防范工作不到位,损失必将惨重。因此做好防御工作和补救措施是解决农业受灾的当务之急。“鱼虾这类水产品,抗病性差,且因河道相通,极易各养殖场交叉感染,因此我们会定期派专业技术人员下乡村、下基地,给养殖户们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一方面让他们加强对鱼虾的科学投饲,增强鱼虾的抗应激能力;另一方面,及时向养殖户发送各类汛期信息,让他们做好防范措施。”市农业农村局法规与行业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水产养殖,市农业农村局对粮油、瓜果蔬菜、畜牧等生产也都提供不同程度的救灾帮助。“近日,为有效应对梅汛期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我们整理了一份《部分梅雨期间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已发放给各镇街道农业农村办供农户学习。同时,我们还会劝导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因为现在农业保险险种涵盖的方面也比较齐全,也能为农户降低一定的损失。”该负责人说。
农业救灾不松懈,人民至上思想不动摇。危旧房人员的转移是汛期前期的一个重要准备环节。为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危房倒塌,我市建设局早在梅雨季之前就已展开全方位、“地毯式”排查,截至5月底,今年我市经鉴定共有63户农村危房,涉及人数95人。“我们组织各镇街道采取网格式的动态化排查机制,一旦经过巡查和鉴定为危房,我们会立即安排居住人员撤离。”市建设局村镇建设基层管理服务站站长纪海云说。据了解,去年全市已完成38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在此基础上今年我市计划再完成89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争取提前实现市、镇、村三级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全覆盖。
“我们时刻保持‘战时状态’,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雨情、水情监测,及时预警。坚持深入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做细落实工作措施,坚决消除安全隐患。”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救援科科长沈国良说。
“牵一发而动全身”。梅汛的防范决不能只靠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单枪匹马”,而是要各部门群策群力群防做好应急准备。据悉,我市将持续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长效管理工作,提升基层防汛防台工作能力和水平。按照镇街道“七个有”、村社区“八个一”的要求,积极落实村级防汛防台形势图修编工作,更新危险区域、转移线路、防汛网格和责任人员等信息。目前,全市112个行政村社区防汛形势图全部编制完成。此外,充分发挥应急管理局、气象、水利、建设、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成员单位职责,形成防汛合力。
入梅后,我市河网水位出现过多轮快速上涨过程。平湖站从7月2日开始上涨,7月11日20时平湖站水位为1.61米,超过警戒水位0.25米。截至目前,汛情总体平稳可控,没有较大险情、灾情。
■记 者 金睿敏
通讯员 倪 颖 郑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