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要闻

市政协规范化建设镇街道联络室

打通基层协商“最后一公里”

本报讯 日前,当湖街道滨湖社区的政协民情联络站内,几名政协委员及居民代表齐聚一堂,就近期居民反映的问题开展讨论协商。

原来园乐新村是一个老小区,老年人居住较多,小区车位较少。平时子女过来探望他们,临时停车一直是个难题。“这个问题小区的居民多次反映,我们这边的几名政协委员得到消息后,就牵头联系社区、物业、业委会及部分居民代表,经过集思广益最终决定给小区内居住的老人子女实行孝心停车制度,在小区中划定20个停车位,给予2至3小时的免费停车时间,居民可以通过身份证去业委会办理。”市政协委员、滨湖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沈晓丽说,从居民问题的反映到解决前后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这都是得益于民情联络站的建立。在这里,政协委员能更好地倾听基层的声音,自5月成立至今,联络站已举办大型活动3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0多个。

滨湖社区的政协民情联络站是当湖街道规范化建设政协联络室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为更好地联系群众,当湖街道创新推出了“1+3+19+X”的功能布局,即1个街道联络室,3个联络厅,19个民情联络站,打造了贯通上下的政协工作网络。“政协联络室让我们的政协委员在联系基层群众的时候,有了自己的阵地,方便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在怎么样去深化当湖街道城市基层治理当中,能够更有效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协当湖街道联络室主任胡传英说,通过政协联络室做到广纳谏言,广开言路,使治理的各项措施更有针对性,提高街道基层治理的水平。

今年以来,市政协不断探索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有效途径,强化市政协镇街道联络室规范化建设工作,全市各镇街道立足自身,大胆实践,将联络室建设成为政协组织与群众的连心室,打通基层协商“最后一公里”,做到问题在哪里,协商就在哪里,让基层群众感到“政协离群众很近 政协与群众很亲”。除了当湖街道,独山港镇的政协联络室建设围绕镇村发展、港口产业发展、毗邻发展等发展模式,目前也已初具模型,正在有序推进中。钟埭街道也正按照自身特色进行功能布局,进一步推动了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努力破解“两个薄弱”问题”,助力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

“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切入点就是推动镇街道联络室的建设部署。比如我们提出的一村一社一委员,那我们就要把政协委员履职载体建到村和社区,建设委员工作室、委员联络站、委员联络点或者是委员连心角等。同时,我们也要坚持哪里有问题,我们就协商到哪里,政协委员要走进基层,走进矛盾,把我们履职的平台深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去。”市政协主席石云良说,镇街道政协联络室将按照阵地建设有标准、委组工作有制度、委员活动有考核、委员履职有载体、履职绩效有评价“五个有”的要求来开展,实现政协委员的履职载体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进一步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同时聚焦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中心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 居丹荔

2020-07-07 市政协规范化建设镇街道联络室 12 12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94270.html 1 3 打通基层协商“最后一公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