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冯思家
通讯员 张其良 陈鑫誉
本报讯 6月18日上午,记者在独山港镇周圩社区丰收河独山港段两侧违法建(构)筑物拆除现场看到,伴随着电钻作业的声音和飞扬的尘土,一间杂物房很快就被夷为平地。“尽管拆除面积不大,但前期思想工作却足足做了大半年时间,真的很不容易。”独山港镇周圩社区党委书记周叶说。
据了解,这间面积约为6平方米的杂物房沿着丰收河搭建,至今已有8年时间,不仅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还会对河道内水体环境造成影响。“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对当事人做思想工作,上门宣传政策并动员当事人尽快搬离,十多次不厌其烦地上门做工作,最终得到了当事人的理解与配合。”周叶告诉记者,该违建点的顺利拆除,也为接下来推进“无违建”河道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沿河违章建筑如同河岸的一道道疮疤,不仅阻碍着“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工作的推进,更是给整个镇区环境面貌提档升级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独山港镇向所有河道违建亮剑,全力打造“无违建河道”。就在上个月,独山港镇组织“三改一拆”办、农业农村办、韩家庙村、周家圩村、衙前村、赵家桥村等相关人员对新港河独山港段、丰收河独山港段两侧的违法建(构)筑物进行现场排查,共排摸出18个涉河违法建(构)筑物点位。
而在拆违具体工作推进过程中,依托河长制工作平台,各级河长能够实时掌握了解“无违建河道”创建进度,综合运用多项政策实现“对症下药”。“通过‘无违建河道创建’,我们着力实现还水、固堤、增绿、添景的整治目标。同时,驻村(社区)城管队员、涉河村(社区)网格员等基层人员加大对涉河违法建(构)筑物的巡查力度,严防出现反弹,全面遏制涉河新增违法建(构)筑物的出现。”独山港镇“三改一拆”办负责人沈峰说。
围绕年度创建任务,独山港镇治水办,“三改一拆”办紧密配合,突出新港河、丰收河创建重点,兼顾全部市级河道,全力打造“无违建河道”,到目前为止,全镇已完成8条市级河道流域违章建筑110个点,合计拆除违章面积9500平方米,“拆”出了气势,“拆”出了成效,也“拆”出了公平。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巡查、执法力度;继续全面整治河道违建问题;继续强势推进“无违建河道”创建,不断扫清涉河监管盲区漏点,及时修复沿河拆后空地,通过覆盖绿植,加固护坡,改善河道沿岸环境,并不断完善跟踪督查、日常巡查等长效管控机制,保障整治成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城镇创建。”沈峰说。截至目前,独山港镇共涉及“无违建”河道违建交办点位18个,已完成7个点位的整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