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 良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是注记地理实体或地域空间的一种符号,而且是一种既可视又可悟的文化景观”。地名既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地理特征,又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蕴涵着地方语言特色。我们平湖的地名就记录了千百年来地理环境的变迁,蕴涵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呈现出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
一是反映了江南平原上的水乡风貌。平湖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杭嘉湖平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因此有许多地名是以河、湖、港、塘及湾、浜、漾等来命名的。明代潘之恒《当湖记》——
当湖,县东陆地。有番僧相曰,是当为湖。后果陷。使君者不知何许人,一马绕东北角而号,马迹尽为壖,今祀庙曰,白沃。民思而报之者也,此汉顺帝年间事。我明宣德五年,始立县曰,平湖。言与湖平也。
可见当湖、平湖地名皆因湖而得名。在独山港镇东首也有当湖村,极有可能那里也是古当湖的一部分。而以河为名,最知名当数南河头,因临南城河而得名。曹桥街道有横河村,新仓镇有三叉河村。港不仅指港口,也有江、河的支流的含义,以港为名的有:前港、杉青港、三港、新港、横塘港、运港等。浜指小型河沟 ,以浜命名的有:杨家浜、鸟船浜、黄家浜、晒浜等。以湾为名的有白沙湾,“浪中一点是金山,山自青青水自环。夜静司城啼海鸟,月明如水白沙湾”。还有百家湾、山湾等。塘有河流、池塘等多重含义,因塘得名的村子有:全塘、山塘、鱼圻塘等。河流交汇处称漾,以漾为名的有白漾、南坟漾、薛家漾等。堰是挡水的堤坝,以堰为名的有:白马堰、俞家堰、鱼池堰等。有河就有桥,平湖有数不胜数的桥,如今有的已不复存在,而有的依然横跨于河流之上,它们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已成为附近一片地段的地名,如曹桥、赵家桥、虎哨桥(或曰虎啸桥)等。有些河流上没有桥,就设了渡口,有渡船供路人通行,这些地方就以渡、船为名,如渡船桥、玉湾渡、双浜渡等。
二是反映海陆变迁及盐作生产。平湖位于杭州湾畔,有漫长的海岸线,适合发展港口运输业,乍浦港已成为我国一类口岸,独山港区已成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然历史上平湖的海岸线,几经变迁。在新仓镇和独山港镇交界处有秦沙村、海沙村、张沙村,千百年前这里曾是沙滩。张沙又名涨沙,因沙涨成田而得名,“涨沙桥畔小河塘,西北弯环五里长。一望田野多蛤壳,人言尘世有沧桑”。乍浦雅山路北土山西南侧称沙海泾,概因这里以前也是海滩。
杭州湾北岸,先人向以产盐为业,历史悠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见滨海大地,广为盐田,遂立海盐县,平湖属海盐的一部分。宋代在水路交通十分便利的广陈建盐仓置榷场(食盐专卖场)。后移芦川建新仓,新仓因而得名。明洪武元年(1368)始建芦沥场盐课大使署,俗称盐衙门,后在盐衙门前出现一集镇取名衙前,领平家团、江门团、山东团和山西团等十二团。团为半军事组织,团民即盐民,平时煮盐晒盐,兼治安管理。“烟绕盐棚路欲迷,夕阳西下浑如画”。
三是反映了军事地位、历史风云。为了抵御外侵,加强防务,明清统治者曾在沿海一带驻重兵,设卫所及营团等军事机构。平湖处于我国东部沿海,为明清军事重镇,是战略之要地,修建了许多的兵防设施——营盘,如大营盘、小营盘,相传为明朝开国元勋信国公汤和为抗击倭寇所筑。清代平湖诗人顾长清有诗曰——
大营头接小营头,毕篥声声出城楼。
自昔海疆称重地,边关诸将急防秋。
诗人山凤辉也有诗——
大营城下几经过,春到河塘草更多。
戍卒怡然话成曲,于今海已不扬波。
这些兵防设施后来逐渐演变为地名,如大营头、小营头等。在营盘之间的高地上放狼烟,以传递军情,称烟墩头。林埭清溪桥是抗击倭寇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历史见证者,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据《平海寇碑》记载,嘉靖三十五年(1556)明政府军在当地发动了一场平定倭寇的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史称“沈庄大捷”或“清溪大捷”。清溪桥在抗日战争期间,为阻止日军通行而拆,抗战胜利后重建。
四是反映业已消失的一些建筑景观。历史上有许多亭台楼榭由于各种原因已不见踪影,然而作为地名却保存了下来,比如松风台,系宋僧可观(1083~1173)所筑,当时高12尺,广56尺,台基周围用石垒砌。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筑平湖城,台石被全部移去。隆庆三年(1569)知县谢良弼立碑于左,复植松以称其名。有《松风台》诗云——
风自入松来,松亦迎风去。
绕台无已时,仰首不知处。
水洞埭,当时因城东有水城门洞而获名,后来随着城墙的拆除,水城门洞已不复存在。再如县后底,命名的原因是街道前面系明清两代的平湖县署,旧县署早在民国时期就已被废弃,而县后底的地名沿用至今。再如全公亭,据清光绪《平湖县志》记载,全公亭于康熙年间重建,亭下有井。但后来何时消失,史书未见记载。清代诗人山凤辉有诗句“全公亭外往来忙,亭里残碑卧夕阳”。全公亭东侧不远有先锋庙,是为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皇帝钱鏐之麾下名将顾全武而建,“侬欲与郎祈福去,一豚蹄献顾先锋”。相传,顾全武曾担任大先锋,讨伐叛贼,路经全公亭时,军纪严明,下令不得侵扰百姓,百姓便自发送来茶水食物。后为纪念其平贼业绩,特建庙志之,以敬其永远护地方平安之德。可惜如今先锋庙也已不见踪影。历史上的白马堰曾叫白马驿,是官府的一个驿站,早在南宋的时候就有了,因驿站经常有白马进出而得名。
五是反映民间传说、趣闻轶事。如平湖东首沪浙交界地的金丝娘桥,据传有位姓金的村妇,有一手刺绣好手艺,能绣出活灵活现的花鸟、鱼虫,大家因此都叫她“金丝娘”。她想到村北盐运河上没有一座桥,行人到对岸不便,就产生造桥意愿。几年后,金丝娘把省吃俭用积蓄的银两捐出资助造桥,当地百姓在她的感召下,也纷纷出力出钱,终于造好了一座三孔石桥。人们为纪念她的善举,将桥取名“金丝娘桥”。民间有诗云——
丝娘桥上姓名香,妇女行人事迹祥。
利济万年凭十指,市人犹乐道金娘。
集镇也因桥而得名,如分金弄。大贪官和珅被嘉庆皇帝赐死并抄没家产,他的一名管家携带私蓄——一箱金砖逃离北京,悄悄来到平湖,租下无名小弄里一座老宅。弄内人家很少,一位老太听说来了新邻居,前去串门。老太告别时,老者用纸包一块金砖相赠,嘱咐不要对外讲。老太捧回金砖,在灶头的不显眼处挖起一块砖,砌入金砖。直到病重,老太才把秘密告诉儿女。老太故世后,老者与来时一样,悄悄离开此地,不知去向。赠金的故事,后来终于传开,也使这条无名小弄从此有了名。
六是反映了宗族观念与宗教信仰。很多地名反映宗族观念,而姓氏则是氏族血缘关系的产物和宗法制度的体现。汉族宗族观念最直接地体现在姓氏地名上,以姓氏命名的地名在平湖非常普遍。姓氏地名多为“姓氏+家+通名”的形式, 如徐家埭、汤家浜、张家宅基等。有些地名则反映了居民的宗教信仰和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 期求祥和平安。平湖人多信佛,崇奉佛祖菩萨,时常通过神灵为家人祈福、躲避灾难。因此,有极多与“寺”、“庙”、“庵”等有关的地名,诸如关帝庙、新庙、双庙村、韩庙、西林寺、萃贞庵等地名。经开区的福臻村、福臻塘、福臻桥因福臻寺而得名,福臻包含幸福如意至于圆满的的意思,明《平湖县志》载——
我湖距城艮当之阳,古有寺曰福臻,一方之古刹也,建于宋南渡之初,后屡毁屡建。在福臻寺历史上,最著名的高僧是元末明初的楚石梵琦禅师,曾于元泰定元年(1324)冬,出任福臻寺住持,主持三年,著《归东湖》诗一首,写的正是福臻寺,诗的序言写道:“归东湖,却寄吕日新。先一夕,列炬绕福臻寺无虑百千,远近居人闻见,明日予舟始归,众以为吉祥。”
现寺为近年当地信佛人士和香客集资所建,可见福臻寺在当地人中的影响力。
六是反映了吴语侬音语言特色。平湖是江南水乡,传统语言为吴语,吴语与普通话相比在发音、语法结构、语言习惯上有很大差别,比如“圩”含义为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也指有圩围住的地区。但在发音上,普通话念[wéi],而吴语中念[yǘ] ,如周家圩。平湖方言,喜欢在地名后加个“头”字表示这里的意思,如大营头、小营头、南河头等。吴语中有众多特有词汇和诸多特征本字,是江南人思维方式、文化涵养、风俗民情的生动体现,这在地名上也有反映。在北方,“埭”是冷僻字,而在平湖比比皆是,“埭”有集镇的意思,如钟埭、新埭、林埭等。“埭”也有“排”的意思,平湖农村村落中常见前埭、中埭、三埭头等地名。“厍”也是吴语方言,是村庄的意思,有杨有厍、毛家厍、朱家厍等。这些地名对于研究吴语文化有较高价值。
地名是文化的载体,渗透着这个地方的文化气息,反映地域文化特征和时代的特征。平湖文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很多地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平湖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