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冯思家
通讯员 张其良 陈鑫誉
本报讯 日前,独山港镇前进村的社区服务中心焕然一新,原来“一站式”的办公大厅,变成“客厅式”的服务大厅,宽敞明亮的环境、温馨舒适的氛围,让前来办事的群众瞬间有了回家的感觉。这也是嘉兴市首个农村社区建设的“居民会客厅”。
记者在前进村的社区服务中心看到, 室内一排排木制桌椅上放置着漂亮的绿植,灯光柔和地倾泻下来,一角的书架上摆放着各类报纸及杂志……细看社区服务中心的布局,还精心设置了一块前台登记区,由社保专管员定岗负责。村民来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如果一时找不到村干部进行解决,可以在前台登记,记录的信息包括时间、服务对象、事项以及后续的承办情况、办理结果、受理人等。
“呦,这新造的办事大厅终于启用了,现在环境好来。”采访期间,村民陆佰勤正好前来办事,只见他在前台呆了一会,就找到了具体负责办事的村干部。“原先来办事,大家都是坐开的,中间还隔着一个高高的台面,现在坐在沙发上和村干部面对面交流,这样办事感觉很亲近。”陆佰勤说。
据了解,前进村的老村部已经使用多年,这次的新村部搬迁过来后,新启用的“居民会客厅”,不仅对服务设施进行了完善,更在服务理念上进行了创新提升。“现在村干部工作事项也很多,有时候跑在下面,群众到村里来办事经常找不到人,推出这个前台接待,可以实现电话联系或者村干部上门服务。”独山港镇前进村村委会主任倪风云告诉记者,搬迁后的新村部明显比以前“热闹”了。
近年来,独山港镇持续推进城乡社区基础服务平台“提档升级”,不仅在社区服务设施上加大改造力度,更在服务理念上不断创新提升。早在去年,镇里就多次组织计划改造提升社区服务中心的城乡社区主要负责人和条线负责人前往杭州、安吉等进行参访学习,通过外出参访、专家授课、对话交流等方式拓宽村社干部视野,挖掘便民、亲民的客厅式服务思路,让居民主动来社区,主动说事情,解决百姓事,分担百姓忧。
“我们在社区服务中心门口设置‘综合服务岗’,实行值班制,为居民办理日常事项,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独山港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确保社区工作者每天有更多的时间下沉社区开展一线走访,了解社情民意,借助“微治理”项目载体,让“绣花式”治理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和现代化。
此外,独山港镇还建立社区建设专项经费,持续投入200万元左右推动村社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截至去年年底,独山港镇已有4个村社区完成社区服务用房建设,总面积达1500余平方米。“今年我们计划再打造4个村社区‘客厅式’办公大厅,为群众提供全面、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打造‘有温度’的居民会客厅。”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