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以赤子之心躬耕文化振兴

——记新仓镇芦川文化研究会会长邓中肯

■见习记者 汤智娟

站在讲台,他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走下讲台,他是平湖民俗文化的守护者。5年来,邓中肯一直热衷于全市各村文化礼堂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惠民工作,以赤子之心,躬耕家乡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挖掘,并多次参加央视文化栏目的直播与录播,宣传平湖本地文化,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村民精神家园,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作为新仓镇芦川文化研究会会长、三叉河村文化礼堂的总设计者,邓中肯对于村文化礼堂的特色挖掘倾注心力,除了大量考证和查询文献外,他还紧扣乡土根脉,琢磨乡村文化内涵,提炼出最大特点和亮点,三叉河村文化礼堂内的“棉作文化”长廊便出自他的辛勤酝酿。此外,他还先后挖掘出友联村文化礼堂“瞒瞒子(本地民间谜语)馆”、芦湾村文化礼堂“杜布布艺”等一批特色文化。一家家风格鲜明的文化礼堂,是讲述村情村史、举办各类活动的载体,也成为了传承民俗文化、彰显乡村特色、唤起浓浓乡愁的地方。

“文化礼堂建设要‘量体裁衣’。”担任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的邓中肯,除了做好本村文化的考查研究工作,他还厚植乡土文化,积极投入全市范围的文化礼堂特色研究,以丰富的文化见地和文化素养,激发乡村文化新活力。例如在沈家弄村文化礼堂打造过程中,他不仅总结推出“姜作”特色,还费心耗力一字一句校注诗词、撰写楹联和骈体文赋式序言,为文化礼堂增添了生命力。现在,沈家弄文化礼堂俨然成了钟埭街道乡村振兴的一座“文化地标”之一。

“乡村振兴梦,耕耘正当时。”邓中肯始终保持着“耕耘者”的姿态,发力乡村文化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为新时代乡村发展注入新的内生动力,他为村里写村歌、编三句半、创作文艺演出节目。在丰富农村群众精神生活上,他尽心竭力,办讲座、编刊物、组织研讨会;在传承发扬民间文化上,他不遗余力,先后为《千年盐船河》《着癞子》《打菜油》《踏白船》等精品节目倾注一腔文化热血,编辑出版一系列乡土读本。尤其是“风情三叉河”一期完成后,得到了嘉兴全市“双推”活动现场会以及络绎不绝前来参观取经的观摩团的一致好评,他还被推荐参加浙江省“美丽乡村突出贡献奖”评选。

“作为一名文化的传承者、守护者,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助力‘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既是责任也是义务。”邓中肯说,他将继续深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挖掘和发扬工作,带动更多优秀文化人才加入到文化振兴的队伍中来,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2020-05-08 ——记新仓镇芦川文化研究会会长邓中肯 12 12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74039.html 1 3 以赤子之心躬耕文化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