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竞春时,正是江南好风景。这个时节,当你走进“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野马村、著名的网红村庄俞家浜,或是樱花飘若雨的钟埭樱花公园,徜徉在无边的美景中,感叹绿意如画时,你是否还记得它们昨天的模样?
如果没有经历“三改一拆”的阵痛,也许违建还在、旧貌依然,脏乱差也还是这些地方脱不去的标签。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2013年,我市就吹响了“三改一拆”攻坚集结号,坚决向违法建筑开刀,清除脏乱差,建设绿富美。几年来,号角始终嘹亮,步履始终铿锵。特别是2017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将“三改一拆”作为整治环境的突破口,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用推土机和挖掘机勾画发展新蓝图,开辟发展新空间,刷新城乡新面貌,让城乡居民共享绿色发展成果。7年来,全市累计完成“三改一拆”面积5139万平方米,其中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757.94万平方米。2019年,我市成功摘得省“无违建市”称号,成为嘉兴首个获此殊荣的县(市、区)。
时光变迁,旧貌新颜。不变的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铁心铁腕、干在实处,将“拆违整治”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在前几年强势攻坚“一户多宅”专项整治、码头堆场专项整治、“蓝色屋面”整治、涉安违建整治和“厂中厂”整治,不断消除违法建筑的基础上,2019年,我市创新“三零工作法”,始终坚持“存量继续清零、增量坚决为零、工作翻篇归零”,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将“三改一拆”工作进行到底。今年,我市又发出动员令,高挂作战图,拆管并举、拆建并举、拆整并举,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推进拆后利用。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有机的统一,践行“两山”理念,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在“三改一拆”工作中,我市始终把拆、改和小城镇产业转型升级、“低小散”落后产能淘汰统筹推进,以拆违倒逼落后产能腾退,引导企业“退低进高”和“退散进集”。洁具行业是我市的传统行业,然而一些“低小散”企业产出低、污染大、违建多,与新经济发展理念背道而驰。2017年,洁具行业集聚区新埭镇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洁具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当年关停洁具企业83家,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腾退土地79.22亩。从96家到13家,企业数量的减少,换来的却是经济质量的提升,平湖洁具从此迈上了转型升级的“高速路”。
腾笼换鸟,退低进高。以“拆违治乱”为突破口,加快拆后利用步伐,结合土地整治专项行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变出新风景。2019年,我市共整治“低散乱”企业作坊2922家,腾退低效用地面积3091亩,完成斜桥工业集聚点腾退,以及五一、洁具城、童车城、黄姑五金创业园4个集聚点整治。“退”是为了更好地“进”。过去一年我市新建小微企业园6个、标准厂房面积40万平方米,拆后土地利用率超过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