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政府形象“第一窗口”,践初心、担使命,着力为企业、群众、基层带来如春天般的暖心服务;这里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前沿阵地,“出生一件事”、建筑许可五合一审批、 企业开办“一日办”、“智慧救助三步走”,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放管服”……去年,市行政服务中心(含分中心)共办理各类事项136万件,提速率86%以上。委托第三方测评平均满意率99.27%。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657项,总成交金额163.15亿元,节约增支8.66亿元,节约增支率为5%。
顺势而为、乘势而起,过去的一年里,市政务数据办积极扛起改革“设计师和施工队”责任,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与“三服务”深度融合,将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深化改革的强劲动力,使“跑改”工作成为助力金平湖新崛起的新动力。
“一件事”见真章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推进
【看点】
“以前办理这些证件,至少要跑四五个地方,现在在医院就能全部办好,真的是非常方便!”市民张先生感慨地说。方便省心,来自于改革创新。去年,市政务数据办重点围绕企业、群众及机关内部“一件事”,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深化。其中“人生一件事”改革是市政务数据办申报的创新工作,已实现出生、收养、退休、殡葬等28个“一件事”办理,269个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婚姻、不动产等71个证明材料实时共享,受益群众超25万人。
【盘点】
在改革中,市政务数据办先行先试、敢闯敢试,走出了一条纵深发展的砥砺创新之路。去年,已推进实施群众、企业“一件事”联办的有47件,平均办理材料、办理环节、办理时间较改革前分别减少了61.2%、61.6%、77.4%。尤其是在全省率先实施建筑许可五合一审批、建筑业智慧化监管等,相关经验得到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嘉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淼批示肯定;丁秋美同志被评为全省“跑改”工作先进个人,相关事迹得到省委书记车俊的批示肯定;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卫宁专程来我市调研“跑改”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坚持刀刃向内,加快推进部门间“一件事”,建立机关内部在线服务平台,已公布事项232件,50件高频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办事材料精简率49.94%,办事时间压缩率55.94%。
去年,“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医疗健康、教育培训、公用事业、社会保障、文化旅游等十大重点公共服务领域改革成效明显。实现了电子社保卡和居民电子健康卡“两卡融合、一网通办”、管网“镇镇通”、跨省异地住院和门诊联网实时全结算等。优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创新“智慧+救助”模式,打造平湖智慧“文旅云”,推进残疾人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多项创新工作落地生花。在加快公共场所提升改造方面,市人力资源市场改革获省改革办肯定,相关做法在《竞跑者》刊发。
“一扇门”显实效
政务服务环境持续优化
【看点】
“一窗受理真是太方便了,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找窗口办事了。”日前,市民徐阿姨来到市行政服务大厅办理不动产交易相关事宜,当她还在为到哪个窗口办理而纠结时,大厅的工作人员告诉她,不动产交易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办理,只需要按照要求取号等待即可。“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不仅展现了市政务数据办在抓好优化服务环境、整合服务窗口、加强队伍建设方面下的“硬功夫”,更彰显了不断提升的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盘点】
市政务数据办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目前,34个部门单位、2330个事项进驻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同时,提档升级政务服务大厅,出台《市镇二级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方案》《关于印发平湖市政务数据办加强窗口人员队伍建设行动方案(试行)的通知》等文件,从软硬件提升和队伍建设方面,全面打造窗口服务“平湖样本”。
延伸服务触角,涵盖服务的细枝末节。市政务数据办进一步细化政务服务项目,全面推行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无差别受理机制,对镇街道、村社区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实现241个事项在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可办。同时,优化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开启“社银合作”,20家银行网点经办23项社保事项,全市设立公积金银行延伸网点43家,实现社保、公积金事项镇街道100%覆盖;全市设置14个“警医邮”便民服务点,新增代办电动自行车上牌服务;扩大自助终端覆盖范围,在去年政务服务综合自助终端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向部分村社区、企业、公共场所延伸,实现“7×24”小时自助办理。
“一张网”强保障
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快
【看点】
“办好了,请收好您的证件!”前几天,市民王大爷前来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第二代身份证换证,亲身体验了一把“闪电式办证”的高效。“新的身份证会通过快递寄送到您的家里。”窗口工作人员耐心地回答。去年,市政务数据办围绕“一张网”建设,大力推进网上办事、掌上办事、一证通办,以智慧服务加快政府转型。截至去年12月底,除省公布的不宜上网事项外,我市2457个事项全部开通网上申报和“浙里办”掌上办事。除不宜跑零次事项外,其余事项均实现跑零次,即办率为98.90%,办事时限压缩比例为99.70%,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
【盘点】
去年,市政务数据办大力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2457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开通网上办和“移动办”。同时,优化完善“浙里办”,服务预约、智慧停车、金平湖健康热线、社保等便民应用整合“浙里办”,还实现了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51个事项一网通办。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的浙政钉使用进一步提升,活跃率全省并列第三。
推进一证办,打通数据共享堵点是关键。为此,我市依托浙江省数据共享平台和嘉兴市数据共享子平台,以居民身份证和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有效标识,在行政服务中心大厅设立调用专窗,全面推行证明类信息互认共享。目前,权力事项库内应实现一证通办的269个事项中,实现婚姻信息、不动产信息、户籍信息等71个证明材料的实时共享。
为了全面深化实行监管办,市政务数据办在“互联网+”应用上做足了文章。推进各部门在相关系统中认领目录和检查类实施清单录入。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认领594个监管事项目录,编制实施清单数602个,实施清单编制率为100%,主项覆盖率为100%。此外,深化就近办,延伸政务服务窗口,扎实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工作,并启动金山平湖政务服务“异地通办”,目前有近300个事项实现平湖金山异地通办。
“一个平台”提效能
公共资源交易效率提升
【看点】
去年3月5日9点整,市公共资源(要素资源)交易中心的开标室内人头济济。当天,是独山港经济开发区龙吟花苑二期工程的开标日。22家企业的投标人齐坐一堂,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中央公示的投标单位、投标报价等信息。而在大屏幕的两侧还播放着4间评标室的实时监控录像,评审专家及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在大家的注视之中。据悉,由于现在房屋建设与市政施工都采用了电子招投标,投标人通过电子招投标系统就能在网上完成全部的投标准备工作,改变了以往投一次标需要往返多次的情况。同时,纸质标书开标时只需提交1份,比过去减少了4份,既减轻了企业投标成本,又提高了招投标办事效率,实现了招投标的“最多跑一次”。
【盘点】
市政务数据办以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建设为依托,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建设,去年率先实现与嘉兴市交易平台对接,还启动了建设工程新系统全流程电子化和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同时,全面运用政采云系统平台,加快推进政采云“全省一张网”进程,审核网超供应商入驻和商品上架情况,全年共完成供应商注册审核 207家,网超供应商入驻审核 280家,商品审核19052件。
为优化营商环境,市政务数据办大力推行嘉兴范围内CA一把锁,投标单位只需在我市办理CA数字证书,均可参与嘉兴各县(市、区)招投标活动,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同时,实现非中标单位零收费,积极做好清退保证金工作,实行投标企业注册网上提交资料、网上审核。此外,积极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对进中心招标项目实行全程跟踪、全程监督、全程搜集线索。
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交易服务能力,不但畅通受理质疑渠道,及时配合相关部门处理各类质疑投诉,还协助相关部门处理建设工程投诉。此外,强化建设工程档案电子化管理以及加强中心的内部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有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