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地处东海之滨,接壤上海之翼,汇聚江海之水,自古便是吴越文化交融之处、八方商贾流连之城。
穿越千年历史,一城之上,奏响“国际强音”。作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平湖的国际化程度已位居全省各县(市)第4位,目前已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往来关系,利用外资连续20年进入全省“前十强”,高质量外资集聚地成为平湖的一张“金名片”。
继往开来,今日之平湖正走出《清明上河图》中如诗的繁华、如画的风光,以改革开放的昂扬姿态、勇猛精进的豪迈气度,创新工作思路,突出稳外资、稳外贸、促消费、保安全等重点工作,不断拓宽商务发展领域的深度、广度,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潮中乘风破浪、直击沧海,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平湖故事”,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平湖速度”,推动了“璀璨金平湖”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崛起腾飞。
精准谋划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
【看点】
近年来,我市坚持接轨上海首位战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机遇,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呈现蓬勃生机,实现了签约项目“质”与“量”的双丰收。
2019中国·平湖西瓜灯文化节期间共签约项目63项,合计总投资246亿元。这也充分展现了我市招商引资的步伐更大、更稳、更快,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澎湃动力。
【盘点】
完善机制是抓好招商的基础。市商务局出台了《招商引资大竞赛实施方案》,修改完善双招双引考核办法,坚持每季度召开招商引资例会,成立招商引资作战室,实行重要指标每月上墙公示举措,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拓宽招商渠道,去年以来已开展专题投资推介会35场。在此基础上,突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继续通过国企途径招聘招商员7人,组织全市双招双引培训班2场。
面对经济新常态和新形势,做好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精准招商,去年全年引进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实到外资27827.01万美元,占比高达50.23%;“2+2+2”重点产业项目33899.31万美元,占工业引资额75.8%;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5561万美元,占比28%,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以精准服务为抓手,该局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去年全年局办事窗口共计完成各类办件业务650件。同时,围绕“三服务”活动,深入外资企业开展走访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以商引商”,2019年全市增资转股项目24个,合同外资24820万美元,占全市引资额的三分之一。
攻坚克难
外经外贸打开新局面
【看点】
近年来,我市在积极参展拓市场、多措并举防风险、研发创新树品牌、政策扶持促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有效推动了我市外贸稳定发展。
去年10月15日,第126届广交会开幕。我市共有卫浴、五金、小型机械、童车、服装、箱包等行业的41家企业参加本届广交会,共计展位121个,其中品牌展位46个,居嘉兴前列。经向大会积极争取,我市童车行业首次在广交会上集中亮相,开展首日接洽客商50余人次,多家企业达成成交意向,集中宣传展示了平湖特色产业,有效提高了“平湖童车”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
【盘点】
市商务局结合实际新制定了“稳外贸十条”措施,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重点做好资金兑现提速工作。外发资金首次实行提前申报、分批兑付,全年累计兑现各级外经贸发展资金5088万元,总额比上年翻番,其中向上争取中央资金560万元、省级资金1221万元。
在拓展市场方面,该局修订新一轮重点支持展会目录,将境外展、境内展目录分别扩大至30个、7个,去年由商务局组织开展贸易促进活动8次,组织广交会、华交会、日本大阪展等境内外展会25个,参与企业258家,展位达600多个。同时,重点做好第二届进口博览会和首届浙商进口博览会组展参展工作。
我市省级商务运行调查监测点和箱包行业监测点连续5年获省级优秀,作为全省5个“订单+清单”监测预警系统试点市之一,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得到上级高度肯定,并在全省稳外贸稳外资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同时,全市出口信保覆盖面达到58.5%,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消费升级
商贸流通迈上新台阶
【看点】
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嘉兴五县(市)两区中长期靠后,为破解行业发展短板,2018年以来市商务局把推动商贸企业“下升上”提升工作作为带动“社零”增长的重要举措,牵头成立全市商贸企业“下升上”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下发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重点挖掘培育成长性好、有发展潜力的批零住餐企业,既重视数量,更重视质量,建立推进工作机制,整合市、镇两级力量,全力推动工作开展。
两年来完成新增限上企业106家,新增企业数达到库内限上企业的53%,至去年年底全市限上企业达268家,实现社会零售品总额200亿元,同比增长8.6%,在嘉兴五县(市)两区中位列第二,名次为历年最佳。
【盘点】
在促进消费方面,紧盯“社零”指标和消费领域发展趋势,科学分析行业发展现状,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平湖市推动批发零售业改造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2年)》,优化业态结构,壮大龙头企业,培育打造特色街区和地方品牌,着力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在推进“下升上”方面,主动对接联系我市服务业发展、税务和统计等部门,指导各镇街道深入挖掘成长性好、达到限上规模的企业及时纳入限上统计,极大提高了限上销售占比。
全力推动全市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各项工作开展,去年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当湖、钟埭两个分拣中心全部投入使用,主城区6个标准化固定回收点正式运营,定时定点上门回收服务覆盖189个居民小区,总户数近11万户,回收利用率达50.4%,回收体系基本建成,并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进一步打牢行业监管基础,突出重大节会期间加油站、商场超市维稳安保各项工作,加强涉敏物资管控,督促6家指定站点严格落实散装汽油购销制度,完成二手车交易市场和经营主体集中备案23家。同时,开展商贸领域绿色消费和诚信经营示范点活动,指导督促重点商贸企业按要求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创新引领
电子商务激发新动能
【看点】
去年12月8日,由市政府主办、市商务局承办的“金平湖尖货节”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主办方甄选了箱包、童车、服饰、食品等多个类别22家企业的100款优质产品,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和“平湖+杭州双会场”的形式,通过主播走秀、产品展示、专题演讲、网红直播等环节,为企业拓展线上营销的新渠道、新方式。
据省电商大数据基地监测数据显示,此次活动累计吸引直播间观看近200万人次,进店探店买家累计近10万人,22家网店活动当天实现GMV近500万元,约是日均GMV的2.5倍,有力宣传了“平湖制造”品牌、分享了直播电商红利、提振了电商发展信心,为电子商务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盘点】
近年来,电子商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市商务局抢抓机遇,牵头编制《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认真做好《关于加快推进平湖电子商务新发展的建议》市长领办重点提案办理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提案办理答复,2019年度获评政协提案办理先进承办单位。该局高度重视电商龙头培育,全市5个园区成功入选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名录,入选数量列嘉兴第一,去年全年新增省级电子商务实践基地1家。加快推进农村电商,全市电商专业村数达18个,电子商务专业镇达7个,数量再创新高。
保障安全
粮食物资展现新作为
【看点】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粮食安全生产放在重要位置,以推动粮食品牌化和规模化经营为总目标,以“五优联动”试点为总抓手,大力推动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年,我市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启动了“五优联动”(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试点工作。
为扎实推进“五优联动”试点工作,市商务局核定13家种粮大户为优质稻试点实施主体,积极向上申请专项补助资金55万元,从优质稻的“种植-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给予扶持鼓励,有力推动了试点工作的稳步开展。
【盘点】
市商务局全力抓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积极向上争取中央财政资金501万元,用于广陈镇3家合作社纳入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的补助。同时,充分发挥粮食安全责任制牵头部门作用,认真做好嘉兴市级对我市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相关工作,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获评嘉兴五县(市)两区优秀。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优势作用,针对秋粮收储矛盾,研究应急政策,有力保障了我市晚稻收购市场平稳有序。
在粮食流通方面,全面开展国家政策性粮食大清查。去年4月完成了自查督查,5月、6月先后迎来省普查和国家抽查;完成全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继续做好全市粮食价格监测,每周公布粮油市场价格信息。
该局积极承担应急物资储备职能,建立联动机制,落实存储库点,制订出台局防汛防台预案,落实应急救灾物资,保障军粮供应。此外,严格落实冻猪肉储备要求,完成上级下达的储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