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阵地提升工程
为文旅融合发展构筑新平台
推进设施建设。加快博物馆新馆建设,完成主体结构工程,开展内部二次装修和配套工程建设。启动新馆展陈施工,年内完成工程进度30%;开展莫氏庄园文物建筑整体修缮前期准备工作等。
推进惠民平台。融合智慧文旅建设,推进文化云二期完善提升,完成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丰富金平湖惠民剧场文艺节目,建设平湖非遗数据库,并对外开放。
提升基层阵地。开展“书院·书房·书吧·书屋”系列品牌建设,在镇街道开展书房、书吧试点工作,新建金平湖智慧书房5家、礼堂书屋10家、乡村书吧6家;建设6家乡村文化名师工作室。
深入实施机制融合工程
为文旅创新发展树立新思维
提升公共服务工作机制。拟订新一轮文化、体育、文物政策措施;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文化、旅游、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全覆盖。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共享工作,以健康浙江考核为抓手,深化“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
完善全域旅游创建机制。稳步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完善全域旅游创建机制,强化工作考核,形成全域旅游发展部门、镇街道齐抓共管合力。指导钟埭街道、林埭镇、新仓镇启动省级4A级景区镇创建。
强化行业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文、旅、体行业的指导和监管,提升服务品质,加大行业领域执法监督及投诉案件处置,落实行业市场安全生产、防汛防台和应急联动工作,深入开展文旅市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配合做好“扫黄打非”相关工作。
深入实施产业培育工程
为文旅产业升级打造新引擎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产业发展新平台和产业新业态,统筹推动文化遗产、体育公园、红色旅游、旅游演艺的融合发展。积极开展平沪两地文旅体产业协作发展,开展校地合作和社会体育互动交流,引进上海精品文艺展演。
推进“体育+”产业发展。构建以“赛”育“市”、以“市”促“赛”的产业发展机制,做强健身休闲这一主导产业,加快围棋会馆建设,引进第三方机构运营,扩大“当湖十局”围棋品牌效应,积极创建围棋名城。
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指导服务相关主体加快推进九龙山、南河头二期、林埭芒果小镇等文旅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高星级酒店建设,完成卓越铂尔曼酒店、泛华国际酒店、华侨饭店主体建设,启动装修。
深入实施品牌创建工程
为文旅特色服务注入新活力
打造“文化平湖”品牌。抓好品牌项目,深化“欢乐平湖·文化有约”群文品牌,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项目(团队)申报及项目领办工作。纪念李叔同诞辰140周年,举办李叔同艺术周,不断擦亮叔同故里文化名片。
打造“动感平湖”品牌。积极打造体育品牌赛事,承办2020年CCTV电视围棋快棋赛、第32届亚洲杯电视围棋快棋赛、2019-2020全国男排超级联赛(浙江主场),指导办好浙沪田园五镇马拉松赛,承办2020年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等省级以上赛事3项,通过一系列高端赛事的举办,打响“动感平湖”品牌。
打造“尽兴平湖”品牌。全力打造“环上海休闲度假公园、长三角知名休闲度假目的地”,打响“尽兴平湖”旅游品牌。做好文旅标准化创建工作,指导钟埭街道樱花小镇、新埭镇东方地中海(进口商品城)创建国家4A级景区;指导广陈镇创建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