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是打造全域秀美‘新高峰’。”在4月2日的全市农村环境全域秀美整治现场推进会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环境整治工程指挥部指挥长胡水良的这句话掷地有声。
登高才能望远,行稳更能致远。尽管经过一个月的攻坚,全市上下紧扣全域秀美工作要求,攻重点、破难点,干出了新天地,取得了新成效。但要让一村美、一处美、一时美变成村村美、处处美、时时美,努力实现全域秀美的高分领跑,还要继续奋斗。
“在攻坚月的基础上,我市紧接着启动了冲刺月活动,全面推行农村环境全域秀美分档管理实施办法,按照‘巩固一批、提升一批、整治一批’的工作要求,动员各方力量,强化各项措施,加快补齐农村环境短板。”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市美村办常务副主任金琳芳说。
全域秀美怎么干?村庄美不美?标准来说话。按照我市农村环境全域秀美分档标准,将全市各行政村分为典范村、达标村和治理村三档。所谓典范村,就是要把精品村打造成典范村。典范村是全域秀美的标杆,既要有景点、有看点、有亮点,也要有一定的特色、水平、品位;不仅要环境美、庭院美、生态美,也要产业美、文化美、民风美。所谓达标村,就是要把重点村提升为达标村。作为达标村,干净、整洁、有序是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全域秀美的基础、前提,每个村都须做到。治理村则是阻碍全域秀美的“绊脚石”,也是此次冲刺月整治的重点,我市将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全力攻坚,在4月底前完成治理村的全部销号。
农村环境全域秀美整治,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通过“清洁家园防疫情、不误农时保春耕”专项行动,我市全域秀美的路径找得越来越准,措施越来越实;群众的绿色宜居理念也在不断深化,主动参与美丽家园建设的热情也在不断激发。眼下正是冲刺月奋进发力时,立足补短板、做深化,各行政村,特别是治理村正千方百计,推动农村环境再提升,实现全域秀美再上高峰。
打造“新高峰”,关键在行动。伴随着农村环境全域秀美再提升的工作节奏,钟埭村王家汇还在继续改造、优化,建设景观小品,实现从清洁向美丽的迈进。而王家汇不远处的钥匙桥自然村落,已经迈上了由美丽景色向美丽经济转变的征途。位于钥匙桥的小平农庄等农家乐近来成了不少市民田园游的打卡地。“之前无意间走到这里,景色很好,菜也很好吃,这次趁春暖花开,就带着朋友又来了。”住在平湖市区的王女士已经是这里的回头客,她颇有感触地说,以前的休闲是到其他地方旅游,而如今平湖的村庄也美景如画,不少已成了旅游景点,看风景、品美食,就在家门口的村庄里。
绿色、生态、宜居、宜游,农村全域秀美的“平湖模式”,正不断提升着群众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