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深一度 环境整治

树起新标杆—— 典型引路厚植优势

沿着通界村水南斗自然村落的小路往前走,竹林里,几只嬉戏的鸡鸭雕塑分布其中;小溪旁,木制的小船,大白鹅雕塑活泼地点缀其中,组成了一道道小风景。“这些小景点都是村里的妇女们自主设计、自主改建的。”通界村党总支书记毛建明说。

自农村环境全域秀美整治开展以来,河道清淤、岸坡整治、绿化提升,村里的环境变美了,但一家一户房前屋后的美化该如何开展?房子旁边有块小空地,围上竹篱笆,种上各式景观花草、蔬果,在家门口打造“点花园”“点菜园”。白色的墙壁太单调,砌上一个小花篮,植上五彩缤纷的花朵,装点了风景。在这里,废弃的轮胎被涂上颜色,成了房前屋后的装饰物;废旧的瓦罐描上花纹,成了种植花草的花盆;换下的瓦片按规律码放,装点了冷清的小角落……在水南斗,一件件曾经乱堆放的“杂物”摇身一变,成了一道道迷人的风景。

这些各美其美的庭院是如何造就的呢?“通过‘股份+积分’,鼓励村民自治,并组建志愿者队伍,营造互帮互助的氛围。”毛建明说,通过引导与激励,村域环境整治逐步从以往的村干部带头“帮你清”变成了村民骨干带头“我要清”,从房前屋后的整洁延伸到了院里院外的整洁。如今的通界村,“开窗看绿、推门闻香、移步见景”的现代农村环境面貌逐步呈现。

如果说水南斗自然村落树起了优美庭院新标杆,那么,曹桥街道石龙村沙浜就无疑是此次农村户厕“攻坚战”的典范。

“什么是美丽乡村?我们村就是啊!”家住石龙村沙浜的朱丽燕谈及现在的变化,总会透露出满满的自豪感。跟着她走进沙浜,发现村庄整洁美丽,河道水清岸绿,路旁林木成片。

以前的沙浜可没有这样的美景。因租住着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村里到处是临河搭建的违建房屋、露天粪坑,河道肮脏,环境脏乱差。“沙浜的改变离不开户厕的改造。一开始我们河道拆违、填埋,制止露天粪坑以及直排河道现象,并建立家庭式的‘公共厕所’,但是这一切却是治标不治本。”石龙村党总支书记施夏明说,今年开始,街道出租房屋“五星级管理”正式提上日程,要求农户自行改造户厕,所有房间配备独立式抽水马桶,自带回水管槽隔离细菌,管道一律入网,从根本上破解环境治理难题。如今的沙浜,已经一步步接近全域秀美的目标,处处透露着精致整洁。

在“三大战役”中实现蜕变的还有钟埭街道钟埭村王家汇。整治前,王家汇鸡鸭棚到处搭建、建筑材料占道堆积、低洼地臭水坑随处可见,户厕搭建不规范、房前屋后乱堆放等脏乱现象严重。“三大战役”攻坚改变了这一切。专项行动开展后,村民们纷纷动手扮靓自家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屋后还有小竹园。微网格长们也加入到队伍中,帮忙用椽子、旧木头做成菜地的篱笆,让一方家门前的小田地变得别有洞天;泥瓦匠在公共区域用砖瓦、酒坛、废旧的轮胎细细“描摹”小节点。“王家汇的整治是一块硬骨头,为了啃下它,我们成立了专项行动组,以流动红旗的形式进行清理,10面红旗为一个单元,10户人家同时整治。干完一家,流动红旗就流到下一家,如此地毯式推进。”钟埭村党委书记杨斯君说。

攻坚一月,一处处村落旧貌换新颜,一个个示范村、标杆村正厚植新优势,推动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2020-04-15 12 12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65951.html 1 3 树起新标杆—— 典型引路厚植优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