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李雨婷
见习记者 金睿敏
通 讯 员 徐佳丽 顾秋叶
本报讯 “全靠道英撑起这个家,要不是她,这个家早就散了。有她在,家就在!”说起自己的儿媳妇,新埭镇星光村8组的村民黄小姑娘泪眼婆娑,泛红的双眼背后是对儿媳蔡道英14年来一人独自照顾一家老小的感激与感谢。
14年前,蔡道英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了一个负担极重的家庭。公公患有风湿病和高血压,婆婆患有精神病,还有一个9岁的儿子,家里还有5亩薄田。“丈夫走了,我不能走!我既然嫁到了这个家,就是这个家的女儿,我还要照顾父母、照顾孩子,现在只有我是他们的依靠了!”虽然步履艰辛,但是善良的蔡道英依然把奉老尽孝当成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开门七件事,哪一件都不容易。女本为弱,遇难则刚。“你们不要太辛苦,我年轻,我多做点就好了,我吃什么你们就吃什么。”蔡道英当时就是这样跟公公婆婆说的,这么多年来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一个人要撑起一个家,谈何容易。当时蔡道英在箱包厂里打工,每天起早贪黑,为了能多做一点活,每天天不亮就出门了,晚上回到家都7点半了。“只有我一个人了,我不干谁干。”蔡道英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公婆和儿子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有一阵子订单很多,她就自己接了很多活拿到家里来做,每天都加班加到凌晨。“她太辛苦了,有一次连续三天没睡,就是为了多做点订单。”坐在一旁的公公忍不住“插嘴”道,眼里却是对这个“女儿”满眼的心疼。尽管多年过去,但是蔡道英的好他们都记在心里。蔡道英会的不多,她能做的就是用自己所长,在缝纫机前一个踏板一个踏板踏稳一家人的生活。
14年来,因为长期的辛苦劳作,蔡道英也把自己的身体熬坏了。“因为久坐,这些年来,腰椎间盘突出和骨刺也越来越严重,导致我现在在厂里也不能久坐,只能换到可以电脑操作的岗位上。”蔡道英说,前年又因为动手术,元气大伤,好几个月都没有缓过来。但是再苦再难,蔡道英始终不抛弃、不放弃,把赡养公婆放在第一位。“虽然儿子走了,但是道英像女儿一样关心我们,从来不对我们老两口说一句重话。”公公黄小姑娘说道,他还记得去年年底的一天,他下半夜起来上厕所不慎摔倒,因为压迫神经,自己翻身也翻不了、动也动不了,蔡道英急得团团转,第二天一大早就不顾反对直接把他送到了医院,急切之情连医生都以为这是亲生女儿。
丈夫走的那一年,蔡道英36岁,正值芳华。很多人看蔡道英辛苦,都劝她再嫁,连丈夫在去世之前也希望她能再找户好人家,过上好一点的生活,周边说媒的人都来了一拨又一拨。但是蔡道英始终没有改变过自己的想法:“公婆就是我的父母,赡养他们是我的责任,再苦再难我都不能离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