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新仓已热潮涌动:总投资2.5亿元的美树商业中心项目、茉织华印务年产1.3亿张防伪彩印项目等12个项目上周五集中开工或投产,总建筑面积8300多平方米的镇文体中心已进入装修阶段,按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的新仓医院年内建成……“我们一直坚持‘产业平台+城市平台’双轮驱动,实现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新仓镇党委书记张国跃说,围绕市委对新仓“全面小康标杆镇”的定位,这几年新仓始终思路清、方向明,抢抓关键机遇,发挥临沪优势,以产业平台和城市平台的协同推进,加快产城融合,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走在前列。
“土地腾退面积515.61亩、完成114.6%,‘退散进集’450家、完成300%;相继完成‘五纵五横’路网框架建设,启动养老院、医院、文体中心建设,建设绿道11km……”细数着2019年的成绩单,张国跃说,这些都是打基础的工作,只有不断夯实基础桩,才能行稳致远。
“发展短板在哪里,就向哪里发力;百姓需求在哪里,就向哪里用力。”张国跃始终认为,执政一方,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担负起谋长远、促发展、富百姓的使命。
去年,全镇上下“干”字当头,全力扭转受国家对光伏产业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坚定信心攻克难关,全镇工业总产值重回百亿阵营,实现工业总产值103.54亿元,增长5.3%,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8.66亿元、增长7.3%。
补齐服务业短板,增添发展新动力,也是过去一年新仓着力在破的题。“临沪的新仓有个城市梦,随着建设临沪田园小城市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更加迫切。”张国跃说。去年,新仓发挥优势,依托现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业招商推介活动,维也纳酒店、美树商业中心、远郑冷链物流等项目纷纷落地,困扰新仓多年的服务业“结构性”短板得以补齐。
项目建设,要空间;企业上马,缺要素。为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挖掘潜在要素,去年新仓顶住压力,砥砺前行,大力度推进“退散进集”“退低进高”“退二进三”,千方百计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创新思路与方法,充分规划利用好“边角料”地块,为发展拓空间。
紧邻上海,是新仓发展的优势所在。“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推进的发力之年,我们更要抢抓机遇,做好‘融’字文章。”张国跃说,背靠上海,新仓的历史很风光:诞生过平湖最早一批与上海联营的企业、最早一批上海周末工程师、最早的中日合资企业……
“过去的辉煌不等于永远辉煌,在眼下这个黄金时代,我们更要再鼓干劲、再振军心,奋发有为,以建设‘科技小镇’‘绿色小镇’‘健康小镇’‘青创小镇’‘风情小镇’‘五个小镇’为目标,推进新仓再崛起。”张国跃说。面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浩荡春风,新仓今年提出了“创新发展‘新仓经验’,打造‘新仓1955’金名片”的发展思路,其中的“1”,就是重点围绕一个战略思想贯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主动接轨上海,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业是“硬核”。去年,新仓进一步找准经济转型升级的跑道,积极发挥与沪无缝接壤的独特区位优势与交通优势,瞄准康养科技数字经济,成功引进了平湖中日国际康养科技园项目。“今年将着力加快该项目的推进,拉长产业链,带动康养社区、银发产业等的发展,在共享发展上再深化,努力奔向科技小镇、健康小镇。”张国跃说。
去年,我市开启了与沪一体,打造长三角“田园五镇”乡村振兴先行区的创举。作为“田园五镇”之一,新仓乘势而上,主动有为,引进了全国双创标兵蚂蚁计划团队,成立了“新仓1955创新学院”。
■记 者 汪锦秀 吴振浩
通讯员 倪聪耕 汤智娟
漫 画 李泽峰
“融”字为先,打好接轨牌
“干”字当头,夯实基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