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疫情防控不断深入,企业复工复产之际,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防疫的幌子实施诈骗,更有甚者假借防疫工作者之名制造骗局,导致受骗群众钱财损失。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公安部门做到有案必查,严厉打击涉疫诈骗不手软,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上月,我市一大厦物业工作人员何女士匆匆来到当湖派出所报警,称其帮业主代买口罩时遇到诈骗,涉及金额达15万元。原来,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大厦内的企业对口罩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不少业主将希望寄托在了物业身上。何女士辗转在微信上找到一供货商,首次花费1万余元向对方订购到了3000只口罩。随后,何女士分3次转账15万元,向宋某采购5万只口罩,令何女士失望的是,几天后供货商称其上家失联了也杳无音信。
接到宋女士报警后,市公安部门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抽调刑侦、网警、经侦等部门开展侦查,全力加快破案,并通过资金流向和活动轨迹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系河南籍的孙某。专案组立即向嘉兴市公安局汇报并联系到了河南省扶沟县公安局,当地警方在孙某家中将其抓获。
截至目前,市公安部门共破获涉疫电诈案件19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0人。疫情防控期间,加强相关电信诈骗案件打击力度的同时,市公安部门全面开展防骗宣传工作。在每天17时至18时居民进出小区的高峰期,加派宣传力量到小区门口,向过往人员宣传疫情防控期间常见的反诈知识。坚持全警都是反诈宣讲员的理念,要求“人人上一线,人人讲防范”,将反诈宣传服务送进门。
在实际反诈宣传中,基层民警也因地制宜,自创了一套宣传方式。当湖街道凝翠警务室社区民警顾玮玮更是因地制宜,挖掘社区居民才艺,录制“阿宝师傅唱越剧”,将反诈内容通过曲艺形式在社区中反复播放宣传;林埭派出所则借助辖区广播站“大喇叭”,每周二、周四播放疫情防控和防骗宣传专题;新仓派出所在指导企业复工复产时将反诈音频送进车间,提醒企业员工提高反诈防范意识,受到群众一致好评……通过“平湖公安”微信、“平湖-公安”微博做好官方宣传,及时将诈骗案例整合编写推送,第一时间发布,提高关注度和转发率,减少同案多发,提高群众反诈意识。
■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胡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