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要闻

家门到厂门 “工”到自然成

平湖“驻点招工”为复工复产 注入人力资本

本报讯 连日来,我市5个跨省“驻点招工”小组捷报频传,截至3月12日,累计发送包车132辆、包列2班、包机1架,接返员工4947人。

为加速复工复产,我市于上月底派出5个“驻点招工”工作组前往四川宜宾、河南新乡、安徽亳州、贵州毕节、云南昭通等五省开展“驻点招工”。在“驻点招工”的过程中,各工作组各显神通,多种形式为平湖招募、接返人员。安徽亳州招工工作组积极响应市委组织部先锋直聘活动倡议,积极对接当地组织部门,建立市(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体系,依托当地人才网和官方微信等平台,深入淝河、双沟、颜集等8个乡镇开展直聘宣传,宣传平湖“招工特派员”政策,大大提升了影响力。还在当地因地制宜采用巡逻宣传、车站驻点宣传、乡村广播滚动宣传、农民信箱、老乡群和张贴公告栏等定点宣传方式,发布平湖市“两免三补”招工政策和企业紧缺岗位信息,调动了全民参与招聘;通过座谈交流、小型推介会、入户直聘等形式,进一步发动当地干部推荐员工,鼓励以老带新,有效盘活当地基层人力资源。

而四川宜宾招工工作组坚持劳务扶贫、合作共赢原则,深化与对口帮扶的九寨沟县东西部劳务协作,确保了员工跨省输送不间断。通过包车、包列、包机等方式,接返务工人员返岗上岗,实现员工从“家门”直达“厂门”。

贵州毕节招工工作组则将目光放到了当地的职业类院校,着眼技能强市、技能强企目标,通过驻点招工工作,主动建立并巩固企业与职校合作关系。充分掌握当地职业类院校多、专业契合我市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对接当地政府、发动本地企业,进一步深化了政府、企业、职业院校“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调动了当地职业类院校参与热情,推选优秀毕业生到我市企业顶岗实习。该组与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技能人才交流合作框架协议书》,建立起长期合作,为我市输送应届实习生和毕业生等大量技能人才资源,有效促进了当地大学生就业,缓解了我市企业技能型人才紧缺难题,推动两地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此外,发挥政府、市场、人力资源机构多方作用也是激活东西部劳务协作积极性的关键。河南新乡招工工作组、云南昭通招工工作组率先通过走访当地人力资源机构、调研当地劳动力市场,深入了解当地务工人员基本情况和务工意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机构的市场主渠道作用,形成以企业为本体、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主导、政府部门综合协调的用工保障格局,调动了企业积极性,激发了市场活力,得到了当地的大力支持。

截至目前,5个招工工作组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并建立劳务合作社15个,开辟了劳务对接绿色通道,建立了友好劳务输出合作关系。

■记者 居丹荔

2020-03-16 平湖“驻点招工”为复工复产 注入人力资本 12 12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4420.html 1 3 家门到厂门 “工”到自然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