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居丹荔 通讯员 邵 洁
本报讯 这一阵,位于曹桥的海沣农场内很忙碌,蘑菇采摘、装车,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现在我们每天都要运送1吨左右的蘑菇到宁波。”农场负责人陆伟东说。
海沣农场共有20多个蘑菇大棚,往年的春节前后,正是陆伟东忙碌的时间。今年受疫情影响,外地客人无法前来,自己的车子也无法出去,看着长相喜人的蘑菇却只能干着急。
针对农产品滞销和产销环节信息不对称等难点、痛点,我市专门成立了农产品产销互助工作组,着力畅通运输渠道,打造产销互助平台,有效解决本地农产品滞销困境。2月4日,陆伟东就通过审批,拿到了一张专用通行证,为他的蘑菇打开了销路。
买卖难,难在运输受阻。省内运输有了保障,如何打通省际“绿色通道”?我市与上海蔬菜集团联合开辟“绿色通道”。对有需求的蔬菜种植大户,实行入沪需求申报,车辆通行证全程代办。同时,双方指定专人实时对接,确保农产品供求一体化。
此外,为实时掌握滞销主体和滞销产品最新情况,帮助农户解决卖菜难,我市专门上线优质农产品产销互助平台。市农业农村局根据平台统一收集产品信息,在严把质量安全关的基础上,开展分类管理,量身定制营销模式。目前,已累计为1000多户家庭和优质农产品销售主体解难促销。
截至目前,平湖已帮助各类农业主体对接农产品信息6万余条,共销售优质农产品1000余吨,涵盖蔬菜、食用菌、水果、家禽等30多个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