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成长

磨难,促人成长

——读《童年》有感

父亲去世、每周被鞭子狠狠抽一顿……经历着这悲惨童年的男孩叫阿列克谢,他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化身。文学来源于生活,通过《童年》让我们了解到作者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凄惨童年。他的童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呢?在我走进作品感受他悲惨童年生活的同时,我也体会到了他是如何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仍然心向光明的。

这本书主要讲了阿列克谢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年幼丧父后,他和母亲便搬到了外祖父家居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后来母亲去世,他被“流放”到了“人间”。其间,家人为了争夺家产而反目,舅舅的自私和外祖父的贪婪,让幼年的阿列克谢感受到了世间的残酷及丑陋,给他幼小的心灵深深的打击。

整本《童年》虽然弥漫着忧伤、苦难,但是也有一些温暖,特别是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作者以极其细腻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外祖母”这充满人性光辉的人物形象,她的善良、爱憎分明、乐于助人、敢做敢为,给了阿列克谢信心及力量,也悄悄地将真、善、美的种子种在了他的内心,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并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是属于光明的。作者在文中写到:“我把自己的童年时代比喻成蜂巢,形色平凡又普通的人们如同蜜蜂,把各自采集到的生活和知识的蜂蜜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我,为我的成长提供丰富的养料。尽管这养料又脏又苦,但只要是知识它就是蜂蜜,虽苦犹甜。”正是在逆境中不断地汲取知识,才成就了一代大作家高尔基。

“逆境出人才”,的确是这样。生活中总有那么多的不称心。就在我身边,也发生过几例。运动会上有个规则,就是同一年出生的同学在一组里比赛,这对小月份出生的我来说就十分不利。第一次比赛跳绳时,我只得了第五。但是我并不气馁,越是困难越要挑战自己的极限。于是,跳绳成了我每天晚上必练的项目。新一届的运动会又开始了。听到跳绳比赛检录广播后,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我又能在比赛的舞台上了,紧张的是害怕再次名落孙山。

比赛开始了!我熟练地甩起绳子,铆足了劲跳。我先是一甩绳,待绳子拍地,再轻松一跳,甩出的绳子顺势一带,再一次起跳……可能是因为速度越来越快,我的双手动作变得开始有些不协调。“啪”的一声,我被绳子绊倒了。这时,我听到一旁的啦啦队正为我鼓劲。想起每天坚持跳绳的情景,我重新找回勇气,甩起绳又跳了起来。不知过了多久,我的速度逐渐慢了下来,腿脚也开始酸痛。可是当我想到同学们满怀期待的神情,我手中的绳子又开始转起来……“嘀——”口哨声响起来,比赛结束。哇,第一名!我的努力终于没有被辜负!我兴奋得难以自制,恨不得把这好成绩昭告天下。

“磨难促人成长,逆境能出人才。”吃点苦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可以把磨难当作反转的好机会。即使你处于下风,也不要放弃尝试的机会。如果我们活在逆境之中,经历风雨的摧残,我们要努力地伸展生命的根须,咬紧牙关,屹立不倒。如果我们生活在顺境之中,也不能掉以轻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为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作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中顽强生存。

不逃避,才能懂得万物生长的艰辛;不放弃,才能品尝生活的甜蜜。因为我懂得,磨难,促人成长;逆境,更能出人才!

指导老师 周 娟

■实验小学604班 丁卓芸

2020-01-14 ——读《童年》有感 12 12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8286.html 1 3 磨难,促人成长 /enpproperty-->